农企新闻网

静脉血栓手术要多少钱(入院即筛查静脉血栓风险)

发布者:李俊一
导读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图/视觉中国2021年10月13日是第八个世界血栓日。今年世界血栓日的主题是 “发现血栓”,本次活动口号是 “栓不住,动起来”。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劲松指出,近年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视觉中国

2021年10月13日是第八个世界血栓日。今年世界血栓日的主题是 “发现血栓”,本次活动口号是 “栓不住,动起来”。

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劲松指出,近年来,大部分医院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十分重视,对所有16岁以上住院病人均需进行必要的筛查,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大为减少。不过,依旧要建议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关注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并且不要忽视对高危人群坚持抗凝治疗。

入院即筛查静脉血栓风险,让静脉血栓栓塞症无处可逃

▲关注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避免久坐

肺栓塞是外伤患者术后24小时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说起血栓,大家第一时间想到可能是脑血栓、心肌梗死这些疾病,其实还有个被忽略的“隐形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其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前者是在腿部的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后者是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阻塞血管,属于一种疾病的不同时期。

其中,深静脉血栓发病隐匿,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往往非常凶险,严重者可在1-2个小时内死亡,且经过危险期过后的患者中依然存在致死性肺栓塞的复发风险。

据统计,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60%,肺栓塞的发生率高达10%; 而肺栓塞是外伤患者术后24小时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王劲松主任指出,像骨科、产科、肾科、肿瘤科等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常见科室,由于患者手术后常常卧床,这导致血栓更容易发生。

入院即筛查静脉血栓风险,让静脉血栓栓塞症无处可逃

▲肺栓塞是外伤患者术后24小时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入院即筛查,发生肺栓塞越来越少

“在2000年时,各大医院发生肺栓塞的病例还比较常见。由于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使很多肺栓塞患者被误诊,有的被诊断为肺炎,有的被诊断为胸腔积液,有的被诊断为心绞痛,甚至还有人被当作心肌梗死来治疗,造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在业界的呼吁下,VTE近几年的同行认知度逐渐增高,并已研发出一些简便有效的VTE筛查方法。”王劲松主任说,“我们现在对16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必须用量表评估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另外,手术(含介入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内、转科患者转入6小时内及患者出院前应再次评估。不做评估就无法下达医嘱,所以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工作。”

虽然医院医护对全部入院病人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增加了工作量,但却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取得了特别有效的防控效果。王劲松说,“近几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比例大幅度减少。”

在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筛查时,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且积极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据悉,这种标准的筛查模式,已经从三甲医院延伸至基层医院,因而大大减少了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

中高危人群积极进行抗凝治疗

在筛查中发现静脉血栓的中、高危人群,就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而像骨科术后几乎全都有需要使用抗凝预防性药物治疗。王劲松强调,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都指出,抗凝是预防和治疗有潜在致命风险的血栓性疾病的基石。

“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从医嘱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一段时期,至少3个月,或者根据病情需要更长时间。否则将面临复发风险,严重者突发肺栓塞危及生命。王劲松说,“目前,我们临床上已经有了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克服了传统抗凝药的局限,口服、快速起效、抗凝效果可预测,无需常规凝血监测或频繁调整剂量、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风险低、较少食物药物相互作用。预防性抗凝,一天口服一次药物,已经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便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复发的危险。”

Tips:预防血栓 行动起来

如何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呢?

王劲松主任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身上,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数据显示:每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使你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是要‘动起来’,因为适量运动会有效的降低血栓风险,腿部肌肉的活动会刺激血液循环,让血流‘动起来’。如果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比如乘飞机进行长途旅行,甚至是在办公桌前久坐,建议花一点时间站起来走动一下,或者伸展腿部做翘角尖的动作,这对健康的血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应该多喝水,避免血液黏稠。对于长时间卧床或久坐者,孕妇、术后下肢制动者等也建议穿抗血栓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