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 | 养老服务三种模式并行,护理费为主要利润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出版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另据国家民政部、卫健委等部门统计,我国当前已有2.49亿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超过了4000万,皆为全球之最。
01
养老服务需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出版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到2050年,中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040万人;另据国家民政部、卫健委等部门统计,我国当前已有2.49亿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超过了4000万,皆为全球之最。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如何在经济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他同时强调称:“市场是开放的”。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相关的探索与实践正在进行。也可以说,这完全是一片新生的市场。为了解可能的养老模式、产业机会及由此延伸的新生业态,日前,《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了该行业早期探索者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福寿康)。据公开资料,福寿康成立于2011年,截至2020年,其在全国逾36个城市布点,年服务量超千万人次,服务规模显著领先于同业。
02
三种模式
我国的养老模式可细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记者注:即养老院)三类。有数据显示,其中居家养老约占比96%,社区养老占比3%,机构养老占比1%。4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称,我国的老年人大多为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了“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所以,我们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王海东表示。福寿康方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此三种模式构成一倒金字塔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为居家养老,随着老人逐渐高龄、身体机能退化等,当老人对养老的要求超出家庭承受能力时,居家养老再逐渐向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演进。因而,在业内,社区养老也被称为“家的延伸”,机构养老则被认为是“神经末梢”。同时,养老链路越往后端移动,越需要多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因此,从市场规模、财政负担来说,居家养老都是养老产业的基石。
03
送服务上门的居家养老
需要注意的是,居家养老并不等同于家庭养老。在居家养老模式下,养老由家庭、社会、政府共同承担,老人自己解决居住问题,同时可向社会机构购买各种护理服务,比如医疗照护、康复护理、上门助浴等,政府则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在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远景路的一处小区内,《科创板日报》记者见到了一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上海康普医疗护理站。“这是福寿康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第一家医疗护理站。”有关人员介绍称,也可能是全国最早一批、可提供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护理站。从外在的形象来看,这里与一般的快递站并无不同。站点工作人员通过网络接单、经过初步筛选配对后,向护理人员派单,后者经手机接单,并在指定时间内前往客户家中、完成护理服务,最后,质控评估人员将进行回访、确保服务落地并完成费用结算。“福寿康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整套居家养老服务已实现‘互联网化’。”站长崔亚婕对记者表示,在操作形式上,这和家政、外卖快递有相似之处,但二者本质上却大不相同。一则,居家养老服务涉及的相关方更多,并与政府监管紧密绑定。这主要体现在护理服务申请、费用结算上。崔亚婕介绍称,护理服务一般以参保人个人或家属向街道、居委会提出申请,后者汇总需求后再由第三方机构(如医院)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符合特定要求的申请才会被下发到站点。护理服务的具体内容也需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按需提供项目及频次。在费用结算上,由于上海已从2017年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记者注:长护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符合要求的老人仅需自费10%,另90%由医保统筹支付。也因此,整个服务过程均受到医保系统的监管。二则,居家养老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能力要求。崔亚婕称,站点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都需经过专业医疗护理培训、持证上岗,并在服务过程中定期开展在岗培训,站点也建立了每位护理员的档案管理系统,以备检查,确保用人合规合格。
04
社区嵌入式养老
除居家养老外,目前上海主推的养老模式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据上海市民政局消息,2021年,上海将新增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0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到2022年,全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将达400家以上。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长安路500号的天目西社区长者照护之家,是上海既存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之一。中心负责人李站长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中心由天目西路街道与福寿康共建,前者提供场地、水电等硬件设施,后者负责日常运维。目前,全市的“社区嵌入式养老”大多采用这种模式。中心的服务范围则覆盖了周边6个居委会共约300多名老人。
记者看到,整个中心占地1200平,其中室内面积700平,花园面积500平。室内区域又被分割成两个空间:日间照护中心、社区养老中心。前者系街道的老年活动中心,向前述300多名老人免费开放,福寿康则负责组织安排各类文娱活动以丰富老年生活。后者类似一个小型的养老院,配有经过适老化改造床位、洗手间以及浴室、医务室等,并配备1名医生及3名执证的定点护理人员进行专门服务。李站长表示,中心主要起到缓解家庭养老压力的职能:“一来,养老院嵌入社区,方便家人探望;二来,这里也为那些因子女旅游、出差而暂时性独居的老人提供了一个可被看顾的栖身之所。”目前,中心的床位已全部住满,排队等位的老人还有很多。“我们也想要扩充床位,但这又受到社区物理空间、经费是否充足等各种限制。”李站长称。
05
走进养老院
那些因身体状况而无法再在家中养老、而又等不到社区养老床位的老人则只剩下了养老院这一种选择。在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康泰养老院内,《科创板日报》记者见到了已85岁的李奶奶。她告诉记者,此前,她因在家养老,日常免不了要操心各种家务和琐事,导致血压过高住进了医院,为了不给孩子造成负担,选择进入养老院。“这里都挺好的。每天早晨都有医生来给我量血压,告诉我今天血压怎么样、要注意些什么,还有很多老人一起聊聊天、打麻将,吃饭、卫生什么都不用操心,他们(指护理人员)做得很好。我现在血压也慢慢稳定了,人比以前健康了,我的孩子也很放心。”李奶奶说。
该养老院院长顾友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称,该养老院共入住了168名老人,平均年龄86岁,最高100岁,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慢性疾病。记者在走访中得知,除了更大的物理空间、更密集的老龄人口外,福寿康机构养老模式与前述两种养老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的医疗功能,或者说医养结合的能力。顾院长告诉记者,该养老院目前配备了3名全职医生、5名签约家庭医生、3名护士,另有29名定点的执证护理人员,有数位长者还签约了家庭医生。“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而言,住在养老院看病、取药都比较方面。”顾院长说,该养老院设立了全科与中医科两个科室,可基本解决老人们10%至20%的医疗需求,并且能享受到医保,老人自己只需付10%至20%的医药费;养老院另与本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签约的家庭医生可解决老人的特殊用药需求。“部分药品需要三甲医院处方,由家庭医生开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送,可一次开具所有药品。”另外,为真正做好医养结合,及时关注老人身体健康,康泰养老院每周一进行健康大查房,对每位老人进行“望闻问切”,关照和跟踪其健康状况。
06
护理费为养老产业的主要利润点
养老产业大蓝海已是毋庸置疑,不过,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如何提供充分的养老服务、并获得商业回报仍是整个养老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科创板日报》记者在走访前述三种养老模式时了解到,尽管服务形式各有差异及侧重,它们的主要利润来源均为护理费(含长护险中政府补助部分),而且三种模式下对护理费的收取均是相同的。三种模式下的护理费支付均与长护险紧密挂钩,因而护理内容、护理频次均受到政府部门监管。同时,因各地政府对长护险的财政扶持力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上海为例,在《科创板日报》记者拿到的一份“上海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材料中明确写道,符合长护险要求的老人可享受上门护理服务,每次时长1小时;根据长护险对老人身体机能的不同评级,老人们可享受不同频次的上门护理服务,比如被评定为2-3等级的老人可享受每周3次的上门护理服务。价格方面,若只需护理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如助浴、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人工取便术等)则每项内容每次收费60元(自费10%,长护险90%);若需要护士提供常用临床护理(如导尿、鼻饲、注射、灌肠等)则每项内容每次收费80元(自费10%,长护险90%)。居家养老在商业上显现成效,社区养老则常见亏损。三种模式中,居家养老服务因硬件成本相对较低、服务频次多而成为商业上最成功的模式。崔亚婕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她管理的站点共有450名员工,所在辖区(普陀区)共有7000位注册在案的老人,站点已基本满负荷运营,人效比很高。“每天,每位护理人员基本需承接7-8单服务订单(为避免过劳,有关规定要求,每位护理员每天承接的订单数不可超过9单),一个月下来,护理人员实际到手的工资平均超过了8000元。”崔亚婕表示。记者虽未能获得站点年盈利数据,但一份来自普陀区政府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信息介绍显示,上海福寿康普中护理站有限公司已经有能力每年为普陀区贡献千万级别税收。机构养老模式虽然固定成本高昂,但若提高入住率便可实现盈利。
顾友建说,养老院最大的成本在于人力,其次在于房租及水电。以其负责的养老院为例,该养老院定位中高端市场,为保障日常运营,院内聘请了3名医生、3名护士、1名社工、29名执证护理人员,另有3名行政人员及若干厨师,另加上房租成本,他曾核算,当入住率达70%时可实现扭亏平衡,达75%时可实现微盈利。
目前,顾友建负责的养老院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每花一笔钱,顾友建仍是“斤斤计较”。比如,房间的设置、公共空间的设计、人员招聘、护理人员的排班等需从“降本增效”的角度重新考量。“养老院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要远超地产、酒店等其他物理空间。”顾友建说,那些主营养老地产的房地产项目,动辄投入上千张床位,单是重资产的投入就会使运营风险变得很大,“精细化管理对提升养老院的服务品质、控制运营成本非常关键。”《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福寿康获悉,该养老院已被作为试点样本工程,日后,其成功的管理经验,有望于全国复制推广。三种模式中,以社区养老既需要硬件投入、人力成本而受限于物理空间限制入住率有限而仍处于亏损状态。此外,除产业自身造血能力之外,养老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力度密不可分。以福寿康为例,自上海试点长护险后,2018年,福寿康就实现了整体收入过亿;2019年,福寿康总服务人次突破600万,整体收入超过6个亿。福寿康方面表示,目前其收入构成中,长护险医保约占60%以上,民政购买服务约占15%、市场化个人付费约占25%。下一步,福寿康将继续“跟着长护险政策”于全国范围内布局,同时,平衡好“政府付费”和“市场付费”结构,加快提升商业化服务供给在公司业务版图中的比例。养老产业的商业化之路可能会怎么走?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