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发布:首次突破85,达85.68,比2016年提升了1.5个分值;与2005年相比,这个数字上升了20.47。调查显示,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指数大幅上升,而“随地吐痰”“闯红灯”“不进行垃圾分类”依然是受访者眼中最不文明的行为。
这份由第三方智库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研究基地发布的报告中,北京日报社同首都文明办等单位发起的“认领爱心斑马线”“共享共治、美好家园——我家街巷最好看”两项活动均被写入。
三大指标大幅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研究基地通过对全市16个区10016份问卷的测评和700余小时的实地观测,得出2017年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5.68,与2016年相比,提升了1.5个分值。至此,市民文明总指数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12年攀升。
记者梳理发现,从2005年的65.21到2008年的82.68,这四年总指数共上升了17.47个分值,几乎呈“直线上涨”趋势;而从2009年开始,上升幅度下降,但保持着“巩固发展、稳中有升”态势,到2017年首破85分。课题组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首都公共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新的测评显示出多个特点,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五大指标均有提升,其中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指数大幅上升,如“在遇有老者儿童需要帮助时自愿伸出援手”的市民,涨幅达5.07%;“示范路口”助推公共秩序提升,实地观测“闯红灯”发生率明显下降;“最美街巷”有望推动公共卫生进一步提升;协同京津冀三地文明建设大有可为;随地吐痰或擤鼻涕、过马路时闯红灯、不进行垃圾分类是市民最为不齿的三项不文明行为。
总体而言,2017年各区总指数表现较为均衡,指数区间在83至86之间,差距不大。其中,房山区、海淀区、怀柔区分别以87.48、87.33、86.94的得分位列前三。
“垃圾分类处理”跌9.4%
数据显示,在公共卫生方面,2017年市民表现突出,平均达到了85.71的高分。其中,“不随地吐痰”的得分从2016年的90.68提升到了91.48。
报告指出,今年,全市开展了“共享共治、美好家园——我家街巷最好看”活动,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指数的得分。该活动由北京日报社、首都文明办、市城管委等单位于今年4月联合发起,倡导街巷居民、商户积极做好门前“三包”,通过“周末大扫除”等活动维护好家门口的环境整洁和文明有序,目前“周末大扫除”已在全市开展起来。
然而,在2017年文明指数公共卫生分项中,有些项目出现了退步。如“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中”“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理”“把痰、鼻涕等包在纸巾中扔到垃圾箱里”这三项得分降低,其中“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理”这一项,与2016年相比,跌幅达到9.4%。
上周六下午两点,记者在丰台区芳群园小区看到,小区共设了4个垃圾桶,1个绿色桶可投厨余垃圾,3个黑色桶可投其它垃圾,后面的宣传板上有着明确介绍。在3个黑色的“其它垃圾”桶中,记者发现垃圾混杂的情况较为明显。在一些塑料袋中可以看到生活垃圾与剩菜、蛋壳、果皮等厨余垃圾挤在一起,有的垃圾袋中还包裹着可以回收的塑料瓶。
“闯红灯”降6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在市民心目当中,“随地吐痰或擤鼻涕”“过马路时闯红灯”以及“不进行垃圾分类”是市民最为不齿的三项不文明行为,累计百分比分别高达45.8%、38.1%、33.4%。专家坦言,首都基础公共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2017年,“过马路时等待绿灯通行,不闯红灯”这一项的得分较上一年提升了0.66%,这也与课题组实地观测的“闯红灯”发生率从2016年的8.8%下降到2017年的1.62%相吻合。
专家表示,这得益于“认领爱心斑马线”活动的推广。报告指出,去年,北京日报社、首都文明办等单位发起了“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认领活动,倡导通过志愿者服务引导路口礼让、不闯红灯等活动。本市各政府机关、社会单位积极认领示范路口开展志愿服务,对公共秩序的提升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送快递、送外卖的小摩托、电动车、三轮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也给公共文明建设带来新挑战。从课题组实地观测结果看,快递、送外卖人员“逆行”“闯红灯”“横穿机动车道”“占用非机动车道”等不文明问题屡屡发生。
报告也指出,“购物、行走、乘梯等人多场所按序排队”这一项得分相较于2016年上涨2%。
推动来京人口文明建设
这次测评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报告,并提出推动来京人口文明建设问题。
报告指出,提高北京市整体文明程度,需要关注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提高来京常住人口的文明程度是一个抓手,首先要提高来京常住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突出来京常住人口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来京常住人口基本权益,最大程度调动来京常住人口主动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其次需要重点推进来京常住人口文明建设工作,策划更容易被来京常住人口接受的活动形式,做好文明普及和宣传工作。
从实地观测结果来看,文明建设在“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领域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外地车不按交通规则行驶(抢行、逆行、加塞等)、乱停放、占用本地居民车位、占用小区道路并导致与本地居民发生口角等问题时有发生。
今年年初,京津冀三地文明办共同启动成立了“京津冀志愿服务联盟”,签署志愿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蓝天”“清水”和“冬奥”志愿服务行动。三地首次全面联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推社会文明进步,为京津冀文明建设协同开了个好头,需要继续发扬和推广。
下一步,北京将加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沟通和协作,将志愿服务与实施“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相融合,聚焦政府关注、社会需要、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