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无数的珍贵文物流传至今,它们或在一代代人的照料下保存了下来、或在某些文物遗迹中被人发现,但也有一些静静地躺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等待着被有缘人发现。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繁荣发展的大环境造就了古董文玩行业的兴起。在这一行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捡漏”,即用非常低的价钱买到价值非常高的古董文玩。
每一个人都想遇到“捡漏”的好运气,可这就和买彩票中大奖一样。
当然,也有些人明明遇到了好运却没能抓住机会,就比如有一个重庆渔民曾经将价值上亿的宝贝当成了废铁,只卖了几十块钱。
01 重庆渔民江中捞出废铁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个重庆渔民像往常一样来到嘉临江上捕鱼。
起初几网没什么收获,之后却有了一个“大收获”,一个足以抵得上往日捕鱼一个月的“大收获”。到底是什么样的大收获呢?
原来,因为长时间的捕不到鱼,老陈打算再下一网,不管多少就离开。
临走前,当他打算收网的时候,他惊觉自己要发财了吗,因为这一网他竟然拉不动。
最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老陈终于拉了起来,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压根没有大鱼,有的只是一个废铁块。
老陈有些失望,转念一想,铁块也能卖钱,便收网回家去。
当他到了附近的废品收购站,他卖了65块钱,这让老陈喜出望外,他觉得自己赚大了,毕竟这差不多是他捕鱼一个月的收入。
02 闻讯而来的专家
后来,老陈“白捡”65块钱的事情传出,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不是块普通的废铁,而是在江底的文物。
最终,经过文物部门的初步确认,这不是一块现代的工业废铁,而是一件文物,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后续进一步的详细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文物表面有一层铭文。
虽然目前受到锈蚀影响无法看清,但只要经过修复处理,一定可以通过铭文来确定这件文物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03 沉睡江底2000年的文物
后来,专家对这件文物进行了进一步的保护性修复与检查。
经过仔细辨认与检测,文物所处年代,大约是距今20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其表面铭刻的文字是“鸟篆文”。
鸟篆文主要在南方地区使用的较多,比如说在湖北出土的千年不锈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面的铭文就是鸟篆文。
而这件文物上的鸟篆文记载的是桥的名字和桥的建造年代等信息。
通过这些和加文物的外貌,专家们推测这应该是一件铁桥墩。
那么,这个桥墩有何特殊之处呢?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经过专家们的多方论证之后,确定这件桥墩应该是属于汉武帝西南大开发时期遗留下来的物品。
当时汉武帝认为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情况很差,主要原因就是西南地区山多水多,交通不便利,于是便下令改善西南地区的交通环境。
而这件桥墩应该是对“五尺道”的扩建工程中遗留下来的。
“五尺道”北起今四川宜宾,南至今四川曲靖,恰好经过了嘉陵江流域。
而这件曾经于2000多年前在嘉陵江上搭建桥梁时使用的桥墩,之后随着岁月变迁,沉在嘉陵江中,直到今天终于又重见天日,
04 专家估计价值上亿
这次发现的桥墩是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我国古代桥梁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受限于种种原因,古代桥梁完整留存至今的极少,零部件也是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从一些古籍中研究一二,而这个桥墩就弥补了这块缺口。
它对于研究古代西南地区的交通情况、古蜀道的交通发展历史都有很大帮助,乃至于是古蜀道申遗的一大重要性依据。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根据这一个桥墩,我们可以反推出桥梁的情况,再现出曾经的桥梁外貌。
此外,由于我国铁矿蕴藏储量较少同时质地不高的原因,铁器尤其是大型铁器一般只有皇家才有能力开采铸造。
所以,这件桥墩对于研究当年古人的桥梁建造过程以及工艺有很大帮助,对于研究汉武帝时期的铸造冶炼技术、桥梁建造技术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
这件文物无疑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专家们估计,如果一定要给这件文物定一个价值,至少是3亿!
05 总结
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保护文物的责任,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国家,正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一代代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化与知识。
一件件文物是我们中国数千年岁月的见证者,通过它们,我们就可以了解千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见证中华文明的千年兴衰史。
万幸专家们来得及时,不然一件珍贵的文物便损毁了。
老陈受限于时代原因,对于文物不是很了解,情有可原,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繁荣富强的时代,更要加强提升自己的文物保护知识。
即便不是为了研究收藏,也不能做出损害文物的行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