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九纹龙纹身多少钱(从史进身上的)

发布者:陈书远
导读久在华州城外住,出身原是庄农,学成武艺惯心胸。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体挂连环镔铁铠,战袍风飐猩红,雕青镌玉更玲珑。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水浒传》史进赞诗史进作为《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

久在华州城外住,出身原是庄农,学成武艺惯心胸。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

体挂连环镔铁铠,战袍风飐猩红,雕青镌玉更玲珑。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

——《水浒传》史进赞诗

史进作为《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出场时年仅18岁,放到现在看来还是个刚刚成年的孩子,然而史进身上纹的“九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却令人印象深刻,他还因为身上九条个性十足的纹身获得了“九纹龙史进”的江湖名号。

陈达这位在少华山当土匪的大叔,听闻他的名号还不信邪,认为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不足为惧,结果被史进三两下打落马活抓了。

史进的生平我在此就不多做介绍,我们今天讲述的重点在于他身上的“九龙”纹身,即纹身行为在古代的意义。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九纹龙史进

史进的“九龙纹身”

“九”这个数字,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都有特殊含义,九五之尊、一言九鼎、龙生九种……等无不凸显“九”这个数字的尊贵,当然这里的“九”表示的不是确数,而是概数,大概意思是无限多的意思。

“龙”的含义更是清晰明了,在世界上没有人真正见过龙,在神话故事中,龙是四海之主,古代的天子们身上穿的、戴的、用的器物,处处都可见龙的影子,由此可见,龙即象征着尊贵、神秘。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纹身”与“文身”是同义词,两个词都有在使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文身”的记载,关于文身的意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最常见的文身形式是古代的刑罚“黥刑”,水浒中刺配指的便是先在面颊上刺字,然后执行流放的刑罚。

史进出生于陕西华阴县史家村,是史家村的少庄主,史家庄上有三四百个庄客,自然不会缺钱,也不会去犯事,在加上史进才17-18岁年纪,他身上的“九龙纹身”也就不可能是受刑而被文上去的,而是他自己找人纹的,由此可见在宋元时期,民间已有纹身的行为。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纹身

岳飞的“精忠报国”纹身

说到纹身,我们不得不提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岳飞的后背便有岳母亲自纹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当然这是我们从“岳母刺字”这个故事中了解到的。

历史上,岳飞的背上是否纹有这四个字,已无从验证,据《宋史》中记载:“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应该便是由此而来。

《宋史》由元朝的丞相脱脱和大臣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水浒传》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著,两本书所著年代非常相近,又都有关于“纹身”的记载,而且都是出现在正面人物的身上(岳飞是抗金著名将领、史进讨伐方腊战死后被追封“忠武郎”),由此可见宋元时期“纹身”的行为是被人们所接受并认可的一种行为。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南宋大将军岳飞

越国先祖“文身断发”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读过,在我上学那会这篇文章还是语文上的课文,吴王夫差不杀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灭吴,至今每每读到此处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广为传颂,然而越国是如何建立的却很少人知道。

据《史记·越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儿子们被封为会稽的领主,他们恭敬地供奉祭祀着夏禹。他们身上刺有花纹,剪短头发,除去草丛,修筑了城邑。

此处的“纹身短发”便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纹身”行为,这时候的“纹身”带有宗祠的神秘色彩,越王勾践祖先们身上的纹身,应是代表古代祭祀、信仰的一种花纹,这种纹身行为的意义与宋元时期的不一样。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信仰、祭祀

狂生碎碎念

越王勾践祖先们的“文身断发”,史进爬满后背的“九龙”纹身,岳飞背后坚定不移的“精忠报国”,纹身的行为似乎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这种文化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

越国先祖的“文身断发”,他们身上神秘的花纹,象征着对祖先的祭祀和信奉;史进身上“张牙舞爪”的九条纹龙,象征着史进对个性的追求和他的年少轻狂;岳飞背后方方正正的“精忠报国”,象征着岳飞坚定不移的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

他们身上的“纹身”虽然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但相同的是:“纹身”都表达了他们自身的信仰和意志,是自身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

从史进身上的“九龙纹身”,看古代纹身行为的意义

纹身的含义

参考文献:

《宋史》

《史记》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