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山区每天至少两次 汛期41支保障队伍守护公路安全

发布者:刘同远
导读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孙宏阳)汛期连雨,房山军红路、密云琉辛路、黄下路等多条山区公路发生塌方……所幸险情均化险为夷,这多亏了41支共3700余人的路政应急保障队伍的不间断巡查,公路沿线千余灾害隐患点均有专人巡查,山区公路隐患点段,汛期每天至少巡查两次。上周六上午,房山军红路一段发生大规模山体塌方,路政、国土部门均在险情发生前收到前方巡查人员发出的预警报告。很多市民都知道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安宏三报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孙宏阳)汛期连雨,房山军红路、密云琉辛路、黄下路等多条山区公路发生塌方……所幸险情均化险为夷,这多亏了41支共3700余人的路政应急保障队伍的不间断巡查,公路沿线千余灾害隐患点均有专人巡查,山区公路隐患点段,汛期每天至少巡查两次。

  上周六上午,房山军红路一段发生大规模山体塌方,路政、国土部门均在险情发生前收到前方巡查人员发出的预警报告。很多市民都知道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安宏三报告险情的故事,其实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房山公路养护巡视抢险班组山川班班长冯光强,发现险情后,他最先采取断路疏导措施。

  当日早8时许,冯光强巡视到军红路k18+350处时,发现路侧有零星落石,山体极不稳定,他迅速向房山公路分局上报,并当即码放随车携带的锥桶,采取断路措施,现场拦停、劝返了十余辆车。9时许,崩塌山体发生大规模滑坡,由于提前采取了交通导改措施,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每天,在全市各山区、地灾隐患点,都有像冯光强这样的路政巡查人员在坚守。市交通委路政局公路养护处高级工程师乔学礼介绍,目前本市已组建41支共3700余人的应急保障队伍,郊区公路布设了50余处应急物资储备点。

  市交通委路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质灾害巡查人员能提前发现险情并进行有效应急处置,得益于《普通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巡查值守工作制度》的实施以及地灾巡查培训工作的开展。

  今年年初,本市首次推行《普通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巡查值守工作制度》,明确由养护巡查单位定期对国土管理部门指定的千余处普通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段进行专项巡查、看守、值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置。地质灾害巡查不同于普通的公路养护巡查,巡查人员均经过专门岗前培训,重点观察隐患山体变化情况,如有无岩体松动、裂缝、塌方落石、危岩浮石等。

  山区易发生塌方的公路隐患点段,路政部门巡查值守队伍采取分片、分区的方式,汛期以每天不少于两次的频率进行巡查。当遇有地灾预警后,按照“一看、二劝、三断”的原则,对地质灾害易发点段进行流动看守。“看”即加强巡查,观察隐患山体变化情况,做好信息报告;“劝”就是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段沿线主要路口值守,配合属地政府进行预警宣传、人员劝阻和车辆疏导。“断”就是当出现塌方或判断山体可能有塌方危险后,立即在危险段采取临时断路,并联系路口值守人员采取主动断路、劝返措施。

  据了解,汛期结束前,路政部门将继续加强巡查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段的巡查、值守力度。

  重要提示 雨过一周后市民再进山

  路政部门介绍,崩塌是山区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的直接触因是强暴雨,因此雨季经常发生。北京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怀柔、密云的部分地区,还有西部的门头沟、房山一带的山区。

  山体塌方不仅仅下雨的时候会发生,更危险的是会有一个滞后效应存在,汛期山体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浸泡,岩土体整体稳定性降低,所以一般雨情的预警解除之后,地质灾害的预警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市民确实需要去山区,可以考虑雨后天晴一个星期后再去,相对安全一些。

  

  原题:汛期41支保障队伍守护公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