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房又租不起房,我选择睡帐篷
文:羊迪
本文内容为采访实录,为了行文方便,选择了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文中出现的人民为化名,但所有的内容都为真实口述整理。
2018年3月开始,我就睡在了帐篷里
我和我的"房子"+"车子"
我叫杨宝福,河北唐山人,今年40岁,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这个词是采访我的小羊告诉我的。因为他说我现在没有公司,工作时间也比较随意,多干多得,不干不得,就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的状态。而我每天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做同城快递,说白了就是帮人跑腿送东西。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工作13-14小时,毛收入最多赚到过400块,平均下来,每天大概200元上下。
2018年3月开始,我就睡在了帐篷里,一直睡到现在,以后天气冷了,我打算再给自己改造一个"房车",停路边上。前前后后我也在北京十多年了,从没奢望过买得起房,就是想多给家人攒点钱。很多人不是也喜欢睡在帐篷里郊游么?我现在也算是天天"郊游"了。
1995年我专科毕业,1997年开始,我开始在北京打工。最开始,租一间房也就200-300元一个月。现在不行了,最差的房子,就是那种在道边上自己搭出来的房子,一间也要1500,否则根本租不下来,还都是非常远的地方。我住在那边,也不容易接单。
我算是个老"北漂"了,奥运会之前,鸟巢还是养殖场,豹房还是城中村,当时我就住在那边,现在全都拆了。我是学电工的,之前做了很久的电工,包住,但住的不是很好,基本都是地下室。一间房子里睡7-8个人,地下室特别潮,被子需要经常拿出来晒,否则很容易发霉,很多人刚住进去不习惯,身上会起很多疹子。我也是,不过后来习惯了,也就好了。地下室其实一直都是不让住人的,但那些老板还管得了你这个?有人来检查了,就让你搬出来,没人检查了,又让你住回来,管住的老板还算心善了,最怕的就是那些不管住的。之前我干过不管住的,工资是高一些,但房租太贵了,你也根本攒不下来多少钱。那些年,我做过电工,也做过工地,什么钱多就做什么,但主要还是出苦力。
2006年,唐山的工厂招工,就又回唐山老家去了,但工厂效益不好,工资总涨不上来,干了快十年工人。后来工厂干脆倒闭了,我就在家里养羊,最多的时候,养过不到100只羊,但是做农业的,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家财万贯,有毛的不算",还赶上了小反刍疫情,结果那年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不少钱。
2016年,为了多赚些钱,我就又回北京来打工了。回来后,主要是做快递,保安什么的,后来家里老人有些事情,我必须回家,老板总是不给假,工资那个时候也涨不上来,就直接辞职了。今年3月再回北京的时候,房租也都涨起来了,而且因为家里老人的事,要经常回去,很多工作也给不了假。所以就直接睡帐篷里,然后天天接着送东西的各种活了。
睡在帐篷里,最大的困难是蚊子多
帐篷里,睡袋上面盖着刚带来的厚棉被,用以"过冬"
一开始我也怕别人不让我睡,但是想着一个帐篷也没有多少钱,偷着睡几天,房租就能睡回来。而且我睡在5环边上,还每天晚上才回来,那个时候,城管什么的也下班了,北京这么大,谁管我啊?于是这一睡,就是半年。我现在身子还健康,有老父母需要赡养,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需要供养,老婆在家里撑着家务,顺便养养羊,我一个人在北京赚钱,能给家里省一点,就省一点。反正我也就一个人在北京,自己艰苦点,可以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些,多好?
就是有一点不好。因为我也算是睡在一个小公园旁边,夏天的时候蚊子太多,但蚊子再多也不是什么大事。有的时候热得也睡不着觉,那个时候,我就用小电扇插在充电宝里,给自己吹风。这段时间开始变冷了,国庆的时候,我也给自己放了几天假,骑着摩托车200多公里,也就5个小时左右就回了趟家,给自己拿来了一床棉被来。
洗澡什么的,我就用绿化用水,挺方便的,电的话,我自己的摩托车上有小发电机,可以给手机充电。吃饭什么的,我就在道边上随便买点吃,有的时候也在旁边的两位看自行车的老夫妻那里吃一口,给他们点钱。大家都是出门在外,互相照顾,互相帮忙,我的帐篷现在也不收了,就放在这,他们两个人也能帮我看着。
老夫妻都这么能吃苦,我要比他们还能吃苦
照顾我的老夫妻,他们平日里就吃住在"停车场"的小亭子内
我之所以选择睡在这里,一个原因是这里距离城里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两个好心人。他们两个都60多岁了,但是也不怕吃苦,选择了跟我们这些人一样,在北京漂着。老夫妻都这么能吃苦,我要比他们还能吃苦。
他们夫妻两个,每天早上四五点,地铁开始运行了就得起来,直到晚上十一点地铁停运了才能休息,这个职位是"站前管理",之前听说是给"站前管理人员"工资的,后来发现可以收停车费,然后不仅不给工资,还要问他们要钱。这两个老夫妻,就是在不知道转了多少手之后,把这个出站口给"盘"下来的。一个自行车的停车费是五毛,电动车、摩托车是一块到一块五。就这样,在北京生活着。
他们的儿子也跟我们一样,在北京漂着,是做地铁维修的,也许他们的这份工作,还是亏了儿子的"关系"。老夫妻之前在老家务农,赚不了几个钱,而且儿子几年都见不到一次,他们现在想见儿子也能见儿子,而且还不需要儿子养,还能补贴家用。在外人眼里,他们活着很艰苦,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对我来说,睡在帐篷里,也是我的最佳选择。
未来我们都想继续赚钱,直到干不动了,就回家
三个人唯一的一张"合影"
在老夫妻在之前,这也是有一对老夫妻,后来男的因为腰不好,不能再干了,就带着老婆一起回陕西老家了。我们三个人的规划都很简单,未来我们都想继续赚钱,直到干不动了,就回家。
之前我也遇到过一个东北老哥,跟我一样,睡在帐篷里,后来他说家里有事,就先回老家了,跟我约定以后要是回来,还来这边,也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回来,也不知道我以后还能在这里多久。
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我们挺苦的,甚至觉得我们可能挺惨的。但是我们觉得自己过得挺幸福,我们也不偷不抢,靠着自己的本事在赚钱,生活艰苦一点无所谓,只要我们能赚到钱,只要我们能让家人更幸福一些,其他的都无所谓。而且我们也不觉得自己有多惨。
北京还是挺好的,至少,我们都能赚到钱。
结束语:
2010年,加拿大新闻记者,在他的《落脚城市》中,有过这样的论述:
"经济学家森最早意识到贫穷的根源不在于缺乏金钱、财产:才智或野心,而是欠缺"门路"一也就是成为真正的公民所需的工具或机会。这项概念在发展领域中已获得广泛沿用,但最足以证明这项概念的地方就是落脚城市。落脚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的意志力最为强烈,但他们却也最欠缺门路,在经济的平滑崖壁上找不到能够抓握的凭借。如同我们先前所看到的,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创业以及接受教育的门路。社会一旦提供了这种门路,一个全新的阶级即可从此发展出来。"
公元765年前后,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样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