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月月红的红包是多少钱(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

发布者:刘楠
导读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春节就接近尾声了,很多人都纷纷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家在过年期间的花费。总体来说,大家的消费基本上在5千到1万之间。其中也有极个别花了还不到5千的,也有极少数超过1万的。其中有一位叫张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春节就接近尾声了,很多人都纷纷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家在过年期间的花费。总体来说,大家的消费基本上在5千到1万之间。其中也有极个别花了还不到5千的,也有极少数超过1万的。

其中有一位叫张萍的朋友吐槽说:“我家婆婆在过年期间,收礼时只管进不管出,回礼的事情却全部让我掏腰包。春节里,我花了1万2千多,而她却进账9千多,去找她借3千都不行。”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01

人人都知道“礼尚往来”既是一种传统礼仪,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还是一种生存法则。每个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却也是社会关系网里的一个结点,和周围的每一个结点必须是相连的。而在与他人往来时,我们又都会有一种不想欠人“钱”和“情”的心理,所以就有了送礼、回礼和还礼之说。

为了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过年期间,近亲之内的晚辈都会去给长辈拜年。比如:舅舅、姨妈、伯伯、叔叔和姑妈等等这些人家,平时没事可以不走动,但是在春节里,是一定要亲自上门去拜访。除非你是在很远的地方去不了,才可以用电话问候。

大家在互相走动的过程中,自然就形成了“礼尚往来”的良好人际关系,而其中这个“礼”就成为了关键。给人拜年时,总不能空手而去,以前的人们都是提一些礼物。可现在的人图个清爽,大部分都是用金钱代替礼品。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礼金数目一般都是你给我家父母多少,那我也会照样给你父母多少。同样的,你们家回了我多少礼,我回你的礼时也会差不多。所以,有些人来来回回走完亲戚后,并不需要花多少钱。

张萍家会花了那么多钱,完全是个特例。她和公公婆本来是分开住,两家相隔大概100米左右。以前,逢年过节时,来拜访婆婆的客人都是直接去婆婆家,收礼、回礼和招待客人的事情也是婆婆自己安排。而张萍只需要安排好自己的娘家,还有去给长辈拜年的事情。

就在去年年底,68岁的婆婆突然跟张萍说,她身体不舒服,想把张罗过年的事情以及招待客人的事情全部交给张萍负责。张萍当时觉得,既然婆婆身体不适,由她这个唯一的儿媳妇来承担起这个任务也是应该的。于是,就爽快答应了。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02

因为是初次承担起整个大家庭的人来客往,张萍既紧张又期待。为了完美过好这个年,她心思慎密地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在置办年货之前,张萍初步估算了一下人数。婆婆有5个兄弟姐妹,公公有4个兄弟姐妹,双方的外甥男外甥女和侄儿侄女加起来有17个。她自己有2个姑姐,娘家有2个兄弟,除了长辈以外,共计有21个同辈小家庭。再加上公公婆婆还有一些表亲在过年期间也有往来,人数并不少。

因为客人一般都是上午过来,大家在一起相聚一下午后,吃完晚饭再回去。所以张萍根据人数购买了至少可以招待10桌人的食材,同时也购买了不少香烟、酒、饮料、瓜子糖果类、水果类等等,花费了5000多块钱。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到了大年初一那天,她给了在一起过年的公公婆婆1000块钱新年礼。因为她接管了招待客人的事情,在初二那天,她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回去娘家了,就用微信转了1000块钱给父母。

婆婆的两个女儿相继回来后,她们也各自给了婆婆1000块钱。张萍心里认为婆婆既然收了礼,她顶多招待客人就行了,至于回礼的事情就不要去操心了。

却不料,婆婆只是把收到的礼金数目告诉了张萍,然后说回礼的的事情得由她安排。张萍的心里当时就有点难以接受,她觉得婆婆既然收了礼,那回礼的事情当然也得婆婆给。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可大过年的,也不好发脾气。张萍只好忍住气给2个姑姐每家的2个孩子各包了一个200的红包。不过,在姑姐回去时,她就没有再给回礼了,使得婆婆有点不高兴。

从初三开始,公公婆婆的那些外甥男外甥女和侄儿侄女都陆陆续续开始过来拜年了。他们当中有的拿300、有的400、也有拿500的,婆婆全部收下纳入她的囊中,只把数目告诉了张萍。

张萍心底在冒火,但还是强颜欢笑地辛苦招待客人。当客人临走时,为了尽到该有的礼数,她不得不从自己兜里拿钱相继给大家回了一部分礼。

带了孩子过来的还一律给了孩子100块钱红包。开车来的都给车子挂了红,给了个120块的红包,寓意“月月红”她尽量做到了让客人们都欢欢喜喜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去。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03

从初三到初八那几天,张萍在家里招待相继过来的客人。丈夫就每天出门给各家长辈拜年,送的礼金跟对方晚辈给公公婆婆的礼金差不多。

如今,该来的客人也全部来过了,该走的亲戚也走完了。而在整个春节里,客人的礼都被婆婆收了。招待客人的食材,给客人回的礼,还有包的各种红包,以及出门还礼这些花销却全部都是张萍自掏腰包。让她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憋屈感。

当张萍和丈夫细数了口袋里剩余的钱,再仔细核对了每一笔花销后,计算出自己这个年竟然花了1万2千多块钱,比往年可不止翻了一个倍。

虽然负责过年事项是她自己答应婆婆的,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婆婆会在收礼时只管进不管出,使她当了个吃闷亏的冤大头,这样的结果让她心里感到难受极了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眼看春节过完后,两个孩子就要开学了。一个读私立高中,一个读初中,需要准备1万左右的学费。去年因为疫情缘故,丈夫在工地上也没挣到多少钱。好不容易省吃俭用积攒到了孩子的学费,却不料在过年期间超额花费,使得学费不够了。

张萍根据礼金往来的数目估算,她觉得婆婆应该进了9千多块钱。于是,她让丈夫去找公公婆婆开口借3千块钱,暂时解决孩子的学费问题。

谁知,婆婆说,那些钱都是各家后辈孝敬给他们的礼钱,她得拿着这些钱等春节过去后,去医院看病,让张萍他们到别处去借学费。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婆婆不肯借钱的态度让张萍心里更加难过,她觉得婆婆进账的钱除了他们3个儿女给的以外,其他的可以说都是他们的回礼换来的,可婆婆却不承认这个情。再说也只是找她借钱,又不是找她要,她怎么就这么不讲情面呢?

结言

有句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人员之间毕竟牵扯着情和恩,有些事情确实很难争辩对错。像张萍家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单纯的婆媳问题,而是很多农村家庭的缩影,让人实在不忍心去评判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有很多农村里的老人因为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又没有退休工资,他们每年就盼望着逢年过节时,收一些晚辈的孝敬礼做为零花钱。如果身体不舒服生病了,连进医院治病都是大难题。所以,也难怪张萍的婆婆会抓牢到手的礼钱。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而作为立身于农村里的中年人来说,家里的土地根本养不活一家人,可出去打工挣来的钱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如果像张萍家这样同时有2个孩子上中学的家庭,每年能不负债的度过就算很顺利了。

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村家庭来说,过年既是一家人难得的大团圆,同时也是他们的一大难关。也许他们劳碌奔波一年后,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还不够过一个年。

因为每逢春节时,他们必须准备3笔必不可少的钱:一笔是孝敬双方父母的钱,一笔是过年待客走亲戚的钱,还有一笔是孩子开学的学费。所以有不少像张萍他们这样的家庭,在过完春节后,口袋里就没钱了。

婆婆过年收礼不回礼,儿媳妇花1万2她进9千,找她借3千都不行

人们常说:亲人之间谈钱伤感情。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的亲情关系都是毁在一个“钱”字上。不过,善良的人在亲情和金钱面前,往往会选择舍弃金钱来维持亲情;只有一些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要钱不认人。

生活虽然不易,但凡事都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对善于享受简单和快乐的人来说,人生的心态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它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舍弃。所以我们要相信有失必有得的真理,有时候失去了这些东西,却在其他地方收获到了不一样的幸福。

感谢你的阅读!你觉得这个婆婆收礼只进不出合理吗?欢迎留下你的独特观点。

―END―

声明:本文根据周边人提供的题材编写,人物姓名皆为化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配图来自网络,与故事无关,侵权联系必删除。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读故事,悟人生。欢迎关注【紫雪草情感小窝】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