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通州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探索 市民为变化点赞

发布者:张同
导读通州首设道路遮阳棚,为行人遮阳挡雨。唐建摄智能斑马线让行人在夜间通行更加安全。唐建摄护栏扮上花箱,通州打造12.4公里鲜花大道。唐建摄行人等红灯有棚遮阳、乱闯红灯大屏幕直播、几盏地灯照亮了夜间斑马线……似乎是不经意间,通州区大街小巷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小变化。“小棚子管大用”“精致又贴心”,近日的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市民为这些变化点赞。眼下的通州,正在朝着精致又人性化的城市蜕变。新颖便民设施亮相街

  通州首设道路遮阳棚,为行人遮阳挡雨。唐建摄

  智能斑马线让行人在夜间通行更加安全。唐建摄

  护栏扮上花箱,通州打造12.4公里鲜花大道。唐建摄

  行人等红灯有棚遮阳、乱闯红灯大屏幕直播、几盏地灯照亮了夜间斑马线……似乎是不经意间,通州区大街小巷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小变化。

  “小棚子管大用”“精致又贴心”,近日的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市民为这些变化点赞。眼下的通州,正在朝着精致又人性化的城市蜕变。

  新颖便民设施亮相街头

  秋日艳阳高照,无论是骑车还是步行,白晃晃的阳光晒的人脸颊发烫,尤其是等红灯的时候。而近日在通州新华大街试点安装的18处悬臂式遮阳棚,成为行人遮阳挡雨的好去处。

  9月1日上午11点,在新华西街与通惠南路交叉口,蓝色的遮阳棚下聚集了13位正在等待红绿灯的行人。“这个小棚子,可管大用了!”家住怡佳家园小区的杨芳告诉记者,等个红灯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大太阳晒得地皮发烫,以前都是躲在远处路旁的树荫下,等到绿灯才憋口气小跑过去。杨芳的话引来了同样在等灯的市民的赞同。遮阳棚上凸下凹形状,离地3米左右,一侧固定在3根方形钢筋柱子上,顶部是蓝色祥云图案。“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能有个躲避的地方,政府给咱们办了件大好事。”86岁的张淑华老人举着大拇指高声说。

  在通州的运河湾小区十字路口,这里的斑马线上布设了一条彩色地灯,绿灯时,地灯会随即闪烁,同时伴有广播提示“现在是绿灯,请尽快通过”;而红灯亮起时,如果有人脚踩斑马线上,广播会立即大声提示“您已闯红灯,请退回!”晚上8点半,天色如墨,斑马线上的彩灯格外醒目,记者在路口观察的一个多小时内,来往的七波行人均遵守交通规则,没有闯红灯行为,双向道路行驶的车辆也在路口前有明显减速。“我家也有车,晚上天黑,视线差,别说斑马线了,就算是普通的白色标线,离得远点都看不清楚。”正在等灯的居民韩先生说,自从有了地灯,周边邻居们无论是开车的人,还是步行出门需要过马路的行人,都赞不绝口。

  新思路破解旧难题

  凑够一波人就走,“中国式过马路”一直以来备受诟病,也成了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除了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欠缺等主观原因外,交通信号灯设计不够合理、城市路况复杂等客观问题也不容忽视。

  作为精细化治理的一个尝试,通州借助科技设施的力量,给行人闯红灯这个难题带来了新的转机。京津公路贵友大厦十字路口,一块大屏幕正显示着斑马线上的来往行人。摄像探头正对着人行横道,一名低着头玩手机的小伙子未注意到红灯亮起,刚迈过马路牙子,红绿灯杆上方的喇叭立刻传出了“您已闯红灯,请退回停止线内”的语音提醒。一抬头,大屏幕上正放大镜头、实时播放“闯灯者”的违法行为。小伙瞬间双耳通红,退回到等待区。“不让闯红灯也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多等一会儿也没啥。”小伙挠挠脑袋不好意思地说。

  “出行,既是关乎市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王守岐介绍,先期选取了紧挨居民小区、人流车流密集、同时规模较小的路口做试点,已在芙蓉小学门口、耿庄桥南、乔庄北街等五处路口设置了智能斑马线,效果很明显,车辆的通过率明显增加,除早晚高峰时段,拥堵程度大大降低。

  除了行人闯红灯难题,居民养犬随地大小便问题也依靠高科技设施找到了新的解决途径。作为通州首个文明养犬试点,记者在天时名苑社区见识到了不少促进文明养犬的新设施。在小区主干道旁,新添了指纹取纸器,养犬人只要将手指贴近识别区,就会自动滚出一段卫生纸,清理完粪便后可以扔进下方的收集桶内。小区工作人员会定期将桶内堆积好的狗便投入到绿色的堆肥箱中。经过6至8周的高温分解,原来人见人厌的狗便就变身为绿色有机堆肥,用于改善小区花园土壤。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城市的精细管理,要靠政府部门发力、要靠市民共同参与,也要用好社会力量。

  对于家住艺苑西街7号院的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调研员罗昌明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明显干净多了”。过去,通州像其他远郊区一样,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由多个部门分管。“绿化带归园林绿化局,大马路归环卫部门,马路牙子、老旧小区空地等都归属地街道或者乡镇管。”多头共管,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衔接问题,如管辖区域不明晰、清洁标准不一致、经费拮据、设备落后等。如今,城市副中心规划的155平方公里范围内,通州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日常环境清洁工作全部交由京环公司实施。“他们的人员更专业,设备更先进,作业效率比之前高出不少,城市面貌随之焕然一新。”罗昌明说,城管委的角色从原来的执行者变成了监督者,每日派遣监管人员前往到5个街道和11个乡镇实地巡查,建立环境监管台账,查缺补漏。

  此外,通州街头的蓝色遮阳棚取经自杭州的城市治理新举措。按照杭州经验,遮阳棚的建设和后期运营将依靠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由企业作为建设主体。相应的,企业可以使用展板进行宣传,展示企业形象。“接下来可能会借鉴杭州的做法,适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方面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让专业力量成为城市发展的智囊团。”通州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王颖说。

  不过,在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拥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治理的同时,政府监管也要随之提前介入。罗昌明认为,政府要提前做好监督和引导,测算好社会需求和资源承载力。就像共享单车,本是方便市民出行、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好方式,但由于缺乏引导与规范,造成了过度投放侵占公共土地资源、金融风险、乱停乱放等一系列问题。“比如路侧遮阳棚的广告宣传作用,政府还是要提前制订标准,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既要照顾到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不能忽略其公共及公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