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聚族而居,血脉联系紧密。所以呀,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一些古镇古村落,能经常见到一种特殊的建筑,这就是祠堂。
祠堂,既独特又普通。独特的是,它的地位很高,是宗族的象征,有着共同祖先或者相同姓氏的群体,将之视为纪念先人,或者供族人商议事务的神圣场所。
又说它普通,是因为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南方人,对于宗祠是十分重视的,也修建得比较多,常见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广州,有一座祠堂是不可不提的。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宗祠本身了,除此之外,它还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
这里,就是陈家祠。
陈家祠,也叫“陈氏书院”,后来民间工艺博物馆也设在了此处。那到底叫哪个名字好呢,其实哪个名字都是对的。
就像一个人的名字固然重要,但又不会只限于一两个名字。比如在学校,你当然要使用自己的学名,就是身份证上规规矩矩的姓名。
可换个场景,回到家里,父母不大可能直呼你的大名,可能会叫自己娃儿的乳名,亲切好记,邻里街坊也都熟稔于心。
人是如此,物也亦然。举个例子,广州长堤,老广们会心照不宣地呼之“海皮”,这也是它的名字。再比如,这老西关的陈家祠,大家平时叫惯了这名字,大家自然要熟悉些,若说起陈氏书院或工艺博物馆,同样也能对上号。
为了方便讲述,我会统一将其称为“陈家祠”,大伙知道都是一回事就好。
名字不同也就罢了,就连身份也有好几重,这家大业大的陈家,可还真的不简单。看祠堂,只是其中的一个亮点,而这里珍藏的各种民间工艺品,更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精美绝伦的“三雕”和“二塑”
陈家祠最大的特色,就是无数能人巧匠留下的各种精美建筑装饰工艺。
其中的石雕、木雕和砖雕,还有灰塑与陶塑,都是极具特色的。来参观一趟,光是看看这里的这些作品,都觉得十分值得。
我对此类物件的兴趣甚重,可终究不是行家,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面对着集众多精巧元素于一身的古建,又岂能不欢喜呢?
石雕、砖雕和木雕,被称为“建筑三雕”。在陈家祠,随处可见这三种雕刻,从门口一直延伸到室内,你会发现这些艺术品始终环绕着你。
美,如酒一般,是需要酿成的。而这些前人的工笔,就是酿酒的葡萄,看着喜悦,品起来甘甜,最终成为我们对于审美的口味,绵长温润。
看那砖雕,刀锋入肌理,普普通通的砖块,也能成为令人称奇的艺术品。看那石雕,硬碰硬后产生的物理反应,不只是有破碎的不规则,还有线条活灵活现的勾勒。
至于那木雕嘛,以前去到徽州,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当地的木雕工艺。其实作为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一门手艺,各地都有不同的木雕作品,东西南北亦然。
无论是建造陈家祠的建筑构件,还是收藏的木雕工艺品,相信都能让你大开眼界。
要好好欣赏陈家祠的各种灰塑和陶塑,是非抬头不可的。光是盯着脚下方寸之地,断然会错过头顶上方的美景的。屋宇之上的各种灰塑、陶塑作品丰富多彩,灵动跳跃。
各类展出的精美工艺品
陈家祠内设有8个常设展览厅,以及3个临时展览厅。虽说各个展览厅展出的物件有着差异,可都是围绕着“民间工艺”来展开的。
民间多高人,手艺恒流传。读着简介看展品,见识颇长。
特别是那数十件象牙雕刻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工艺虽精湛,可毕竟作为新时代青年,看见象牙制品,哀是大于喜的。
剥夺了大象的生存空间,满足人类的私利,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当然了,陈家祠所陈列的这些象牙工艺品,基本都出自于很早的时候,而且来源也是合法的,使用的象牙基本都是库存。
至于如何平衡保护大象和非遗手艺传承两者间的平衡呢,那就交给有识之士吧,必然是有个结果的。
还有像剪纸、广绣、珐琅、木雕、玉雕等展品,也是精彩十分。时间充裕的话,还真的得放慢脚步,细细去品不可。
平日里,若要参观陈家祠,是要买10元的门票。每个月有一天是免费开放日,至于具体是哪一天,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吧,自己去搜寻一下。
广州有很多博物馆,那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座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哦。图文原创,侵权必究。
我是刺也无猬,一名热爱旅行,也同样热爱着生活的自媒体人。小刺猬带你看大世界,关注我,吃喝玩乐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