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小鸊鷉值多少钱一只(安顺)

发布者:陈龙华
导读作为宜居宜游的城市,安顺不仅以秀美的山川河流吸引着外乡客,绿荫环绕的城市环境也使它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城市的植被越来越丰富,公园里是竞相争艳的各色花朵。人行道旁葱郁的行道树,总能为

作为宜居宜游的城市,安顺不仅以秀美的山川河流吸引着外乡客,绿荫环绕的城市环境也使它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城市的植被越来越丰富,公园里是竞相争艳的各色花朵。人行道旁葱郁的行道树,总能为行人遮挡住刺眼的阳光。山体公园内,绿树青草带来的清新空气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宜居家园

放眼望去,安顺犹如一座园林之城,人们把家安在了原生态的乐园里,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筑绿色之梦

构建城市新面貌

2012年3月,安顺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把“宜居安顺·绿色家园”作为助推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并逐年加大园林建设资金投入,一股自上而下的“创园”风正吹向安顺的各个角落。

2014年,安顺市荣获“贵州省园林城市”称号,安顺市委、市政府以此为起点,再次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大会,会上紧紧围绕“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发展目标,在稳健持续推进山地园林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

为了更好的指导并实施创园工作,安顺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园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制定工作方案,从多方面来开展创园工作。

在创园工作中,规划先行始终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将《安顺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步推进,确保“一心七核,一廊一环,多园点缀,绿脉织网”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顺利打造。《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安顺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安顺市湿地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应运而生并逐步实施;颁布执行《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城市古树名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批管理办法;先后出台的《安顺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安顺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安顺市控制大树移栽制度》等配套管理制度,形成了以规划定方向,标准定规范,靠制度强管理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建立“安顺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绿化动态精细管理,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达96.4%。

发挥资源优势

彰显城市魅力

近3年来,为全力推进园林绿化增量提质,使城市变得更加秀美,安顺市累计投入了23.07亿元,并制定出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晨练

为了进一步体现安顺加大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安顺从五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了公园绿地的建设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结合安顺城区多山体、植被的特点,按照“一年全面铺开、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市干道为纽带,高速出入口为节点,大力推进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塔山、狮子山、高烟坡、龙头山等30余座山体公园(游园)陆续竣工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每一座山体都是一座城市盆景,处处彰显着“道法自然、显山露水”的姿容。

二是变废为宝,生态修复。“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是安顺公园化绿地建设始终遵循的原则。引入“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对双簧坡、爷爷山、电视塔山等因道路修建等历史原因产生的山体切面开展植被恢复;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驼宝山建成城市公园绿地;拆危建绿,破硬植绿,市西公园、凤东游园、麒麟广场次第开放。

三是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对虹山公园、三合公园、贯城河生态走廊进行提质改造,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其中,“集雨型”、“沉降式”绿地逐步推广,广泛采用透水铺装、喷灌、滴管技术,以植物造景为主,各类精品雕塑点缀其间,凸显地方特色,城市生态功能和休闲功能不断提升。

四是绿随路建,有路皆绿。我市持续加强城市绿道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城市林荫大道、环湖游道、登山步道、公园漫步系统相衔接的绿道网络。遵循“绿随路建、一路一景”的建设理念,以城市干道绿化为主线,相继建成以塔山为轴心的十字形林荫大道,林荫路推广率76.5%。城市主干道广泛种植香樟、桂花、银杏等本地乡土植物,花、草、乔、灌搭配合理,季相分明、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的道路绿化格局已经形成,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6.19%。

五是共创园林城市,共享绿化成果。市民的广泛参与扮美了安顺的各个角落,攀爬植物的大量使用,抹绿了安顺的大街小巷和墙体边坡。水景、叠石、古典建筑与植物景观巧妙搭配,一大批绿化效果好、园林设计感强的单位社区不断涌现,自2016年启动园林式小区评选以来,安顺市园林式小区(单位)共计19个,年提升率达24.36%,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均达到97.44%。

目前安顺现有公园绿地总计 84 个,其中:综合性公园 4 座;社区公园绿地 12 个;专类公园绿地 40 个(山体公园、小游园 32 个);带状公园绿地 7 个;街旁绿地 21 个(广场 14 个),市民出行300米便能感受绿色芬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4.48%。

遗迹的保护

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耀眼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林间漫步

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也让秀美的安顺城区具备了山多、植被葱郁的特点。按照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安顺着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积极打造城市生态屏障和生态走廊。

在安顺城里,延绵起伏的山体、林地与城市的绿地共同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圈,城市防护绿地的实施率达到82.4%;随弯就弯、自然连通,贯城河、杈白河、夜郎湖、虹山湖等河湖水系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100%,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4%。

抬头凝视远方时,看见的是起伏的山峦,耳边响起的是潺潺流水声,一目的绿,心间的静,那就是淡淡的乡愁。

安顺在开展创园工作的同时,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也尤为重视,编制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保护规划》,表现的便是园林绿化景观与城市人文风貌的结合,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建筑群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明代军事遗存、安顺文庙等传统街区和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城区161株承载历史岁月的古树名木经过建档、挂牌、复壮,古树名木保护率为100%。古老的历史标志物被保留,这也代表着它们将在新的岁月里,继续见证安顺将来的美好。

城市环境的提升

百姓幸福的来源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虹山湖晨练的市民

安顺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也是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夯实园林城市建设基础。

近年来,我市投入工业废弃处理设施1007套,淘汰燃煤锅炉,认真开展城市尾气、扬尘治理,推进燃气普及和公交油改气等工程,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2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经监测,市境内主要河流三岔河、北盘江出境断面水质良好。通过中水回用、引千入虹和管网改善,城区内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安顺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来造福于民。通过推动公共供水用水网络不断延伸,并根据《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每天对出厂水常规9项指标进行检验,出厂水检验合格率100%,管网水合格率99.84%;还引进了奥尼卡污水处理和绿色动力(垃圾焚烧发电)工艺,实现了市政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全市污水处理率93.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结合“文明、卫生、环保、园林、双拥”同城五创,针对占道经营、车辆违停、卫生死角、园林缺失,持续开展城市容貌综合整治。

现如今的安顺城,大街小巷不再满是垃圾,而变得干净整洁,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城市的景观照明控制得到了科学的规范管理,整个城区看上去变得光彩夺目。

目前,安顺共建成区78个标准化社区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生活、娱乐、健身方面的需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相继落成,住房保障率高达98%,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04.75%。

与此同时,安顺加快完善垂直电梯、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公共场所为残疾人提供周到服务,使残疾人拥有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

目前,安顺建成区面积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万人,绿地率达34.87%,绿化覆盖率达37.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3平方米,分城区人均公园绿地最低值20.08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

在国家住建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凝聚了300万安顺人民的共同期盼。透过这生命的绿色,看到的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致力改善人居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铿锵步履。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空气更加清新,环境越来越美。在下一步创园工作中,安顺市各族人民还将付出更多的努力,奋力推进创园工作的开展,使安顺变得更加绿色,更加健康,更加宜居宜游。

城市现状:山青水绿地洁

随着城市的变迁,安顺从一个曾经再普通不过的西南腹地传统城市变身为一座具有活力的生态园林城市,如今,回望安顺城市近年来的变化,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出门见绿、人在绿中已经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绿色广场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市民享受天然“氧吧”

“你能想到以前这一片是破旧不堪、垃圾遍地的虹山湖吗?”市民张文友说,以前这片都是菜地,市民经常在虹山湖中洗粪桶、扔垃圾,让虹山湖变成了垃圾场,看到市民扔垃圾在虹山湖中,心痛不已,在虹山湖附近住了20多年的他,对这一片很有感情。

随着市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为满足市民对休闲场所的需求,市政府决定打造虹山湖公园。近年来,张文友亲眼目睹了虹山湖的变化,感受着城市绿化的新变化。“现在,这里成了美丽的虹山湖公园,绿树环绕,人在绿中行,成了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乐园,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散步、锻炼、跳舞。”说起虹山湖公园的变化,张文友兴奋不已。

“以前经常去旅游,总觉得别的城市好。可现在安顺城区的绿化景观越来越多,犹如一个天然‘氧吧’,让人流连忘返。”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身边已经有很多外地朋友在安顺城区买了房子,就是冲着优美的城市环境来的。

旱厕变星级公厕

提升市民满意度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晨跑

在若飞广场练太极的市民胡勇表示,让他感受较深的就是十年来安顺的公厕从收费到免费、从数量少到数量多的转变。以前要想在外面找厕所太难了,公厕免费开放后,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确实方便了大家。 “这不光是对我们市民方便,尤其对出门在外的游客,都特别方便,而且很多公厕都在林荫之中,让人从外观上感觉是一栋别墅,分外的高、大、尚。”

负责打扫若飞故居旁免费公厕的工作人员张燕告诉记者,2008年起,公厕实施免费后,使用公厕的人员明显增多,很多到广场来锻炼、游玩的人都反映很方便。“虽然不收费,但我们打扫时也丝毫不马虎,每天都会用消毒液清洁,保证公厕的卫生和周边环境。”

据悉,近年来,由政府财政拨款新建或改建的100余座星级公厕,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需求,从公厕开放时间上,也考虑了区位特点和市民群众的生活习惯。人流量大的地方,火车站小品公厕、中华北路公厕、东门桥公厕为24小时全天开放;环湖路周边公厕全年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1点;其他公厕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1点,10月1日至次年4月1日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半。

林在城中、城在绿中

山水环绕、城景一体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绿荫下的公厕

据了解,近3年来,安顺市累计投入资金23.07亿元,全力推进园林绿化增量提质,使城市更加秀美,结合城区多山体、多植被的特点,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市干道为纽带,高速出入口为节点,大力推进山地园林建设,塔山、狮子山、高烟坡、龙头山等30余座山体公园(游园)陆续竣工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每一座山体都是一座城市盆景,处处彰显着“道法自然、显山露水”的姿容。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绿树成荫的中华北路

记者从安顺市园林局获悉,安顺现有公园绿地总计 84 个,其中:综合性公园 4 座;社区公园绿地 12 个;专类公园绿地 40 个(山体公园、小游园 32 个);带状公园绿地 7 个;街旁绿地 21 个(广场 14 个),市民出行300米便能感受绿色芬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4.48%。在主城区,遵循“绿随路建、一路一景”的建设理念,以城市干道绿化为主线,相继建成以塔山为轴心的十字形林荫大道,林荫路推广率76.5%。城市主干道广泛种植香樟、桂花、银杏等本地乡土植物,花、草、乔、灌搭配合理,季相分明、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的道路绿化格局已经形成,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6.19%。

据2013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统计,林业用地面积 751.96万亩,其中:有林地 297.03 万亩,竹林 0.55 万亩,疏林地 3.61万亩,灌木林地 211.29 万亩,苗圃地 0.5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69.82万亩,宜林地 165.81 万亩,无立木林地2.97万亩,辅助生产林地0.29万亩。非林业用地638.12 万亩。2014年,全市森林面积620万亩,森林覆盖率44.63%,活立木蓄积1378万立方米。

目前,安顺建成区面积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万人,绿地率达34.87%,绿化覆盖率达37.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3平方米,分城区人均公园绿地最低值20.08平方米,在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呈现出一幅“林在城中、城在绿中、山水环绕、城景一体”的山城水墨画卷。

街头景观:城市最美的符号

这段时间安顺改变太大了,路面干净,市民文明,这座城市及人们的素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好的习惯开始慢慢养成。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和谐家园

街景一:清晨的红帽子、红马甲,成了这个城市最美的符号。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志愿者,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无论你何时走到何地,都会发现在斑马线或是复杂路段,站着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的志愿者,他们站在人流中,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一边吹着口哨,文明劝导过斑马线的市民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志愿者吴丽莎告诉记者:“每天站在同一个地方,感受到市民素质渐渐提高,大家都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礼让司机朋友。对于我来说,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很累,不过就算再累也觉得很有意义。”

街景二:铺满鲜花的城市,市民宜居的家园。

正午时分,步入安顺好吃街,除了看见路口摆放着整齐的鲜花,还可见很多绿色植物铺满好吃街的木栈道中央,十分养眼。走累了,还可以坐在休闲椅上小憩一会,每家店面门口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好吃街作为安顺对外宣传本地特色小吃的窗口,环境卫生当然要好了,现在不光是市民素质提升了,我们做买卖的也一样要做个有素质的人。”在好吃街开餐馆的李先生说道。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市委天桥一角

记者来到同样铺满鲜花的新大十字街心花园,看见很多市民在长椅上面聊天,享受着美好的环境,以前的花池已经变成一个大大的花坛,与周围的大树相得益彰。大树下,还有一些市民静静的看着书,美好而宁静。

街景三:街头市民展文明风貌。

“这几日安顺正在迎接创文检查,我们对安顺有信心,这几年安顺变得越来越漂亮,人与人相处也更文明更和谐。作为一位安顺市民,我们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文明市民,为打造最美宜居城市而努力。”坐在街心花园休闲的胡大爷说道。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干净的人行道

无论漫步大街,还是行走小巷,都不难发现安顺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光是人行道旁的鲜花就足够养眼,还别说那些伟岸挺拔的行道树。走在街上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一份自信,一份无言的文明正在悄悄进行。大家都放慢脚步,文明礼让,享受着安顺这座宜居城市带来的惬意时光,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建设文明城市的步伐。

山体公园:打造“盆景安顺”

安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城市,“多山”是最大的特点,城区可视范围内就有大小山头166座,山地面积25073.4亩,每一座山就是一座城市盆景。2012年底,创园办提出了建设“盆景安顺”的理念,打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美丽景象。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狮子山山体公园

“盆景安顺”这个理念符合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安顺,绿色家园”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每座山都能建成一个山体公园,修栈道、建凉亭,因地制宜注入各种地域文化元素,突出地域植物特征,一山一特,一山一景,外地游客在茶余饭后休闲散步也能欣赏到美丽风景和多彩夜景,将会令游客流连忘返。此外,山体公园建设也关系到我市的切身利益,得民心、顺民意。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狮子山山体公园

因此,建设山体公园对安顺市来说尤为重要。从2014年起我市根据《中共安顺市委办公室、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城区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市办发〔2013〕25号)文件精神,按照“一年全面铺开、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市干道为纽带,高速出入口为节点,大规模修建山体公园,辐射虹山湖、黄果树大街、新火车站、娄家坡、东出口、南出口等六大片区可视范围的山体。到2016年,打造了30座小游园和136座生态保护类山体。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狮子山山体公园一角

2017年我市共有山体公园(游园)30座,其中28座分别为2014年、2015年、2016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采取“县区承建、部门帮扶、市级以奖代补”的方式建设,现均已全部竣工并向市民开放。分别为西秀区承建:狮子山公园、驼宝山公园、水井坡公园;平坝区承建:高烟坡山体公园、江西坡游园、穿洞后山游园(头铺游园);开发区承建:龙头山公园、武马山公园、立岩大坡公园;普定县承建:赵家大坡游园、九龙坡游园、大安顶游园;镇宁自治县承建:王家小坡游园、跳花坡游园、西王山游园;关岭自治县承建:镫子坡游园、金牛山游园、左家山游园;紫云自治县承建:对门山游园、青苑大坡游园、野狗坡游园;黄果树旅游区承建:南山游园、大云后山游园、凉水坡游园、双簧坡游园、人头山游园、秤砣山游园;市林业局承建:长坡游园。剩余2座为塔山公园、马军屯游园,前者系西秀区城管局、西秀区园林局,经过历年来对服务设施的升级和不断完善,改造而成;后者系西秀区东关办马军屯村村支两委牵头新建。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玉碗井山体公园

为满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的要求,2017年西秀区新建龙井山游园、龙王洞游园;平坝区新建猫儿山公园、尧南山公园、中山公园;开发区新建花山大坡游园、马家坡游园。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竣工后,安顺城区共有山体公园(游园)37座。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狮子山山体公园一角

山体公园建设成绩显著,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按照属地原则,各县区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对辖区内的山体公园(游园)分等级进行管理,并将管养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划为一级管理标准的设立独立管理用房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与此同时,安顺市注重提升山体公园品质。对处于市区的山体公园(游园)进行品质提升、扩建,形成较大舒适的游憩环境。如:西秀区的金钟山与周边的电视塔山贯穿连接,拆除山脚部分建筑,建设游园广场,形成古树群落主题公园;开发区的龙头山公园与开发区规划拟建的弘扬广场合并,建成较大的城市综合公园;新市行政中心后的长坡游园与长坡水库、周边农田统一规划,形成新的地标性城市广场。

此外,安顺重视提升山体公园文化内涵和每座山体公园的故事。聘请本土文化学者,充分挖掘整理安顺本地历史人文典故等素材,或通过文人题词点景,打造具有安顺文化特色的山体公园,让安顺文化得以传承。重视完善山体公园附属设施。按照公园建设标准,公园范围内必须有相应的附属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满足日益增大的游人流量,如便利店、免费WIFI、监控探头、应急避险设施等。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山体公园星罗棋布,市民出行500米便能感受绿色芬芳,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为市民茶余饭后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并且,我市山体公园的植被恢复以乡土植物为主,突出了区域地带性植物特征,保护和维护了山体原有的自然资源、物种多样性以及山体林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为安顺市构筑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森林公园: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安顺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是贵州省首批“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也是安顺唯一一个省级康养试点基地。通过升级改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旅游、养生的好去处。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森林食品等为主要资源和载体,配备相应的养身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调试机能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

根据要求,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的规划要具备陆地森林覆盖率应在65%以上、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值>1500 个/cm3、空气细菌含量平均值<500 个/m3等要素的优质森林资源,并且周边生态环境良好,至少包括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人文五类森林风景资源中的三类资源等。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安顺九龙山森林公园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与双堡镇的交界处,2001年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在发展森林康养模式上,九龙山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优,既是安顺两城区的“绿肺”,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64000余亩,公园内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4℃,凉爽的气候,洁净的空气富集的负氧离子群,对人体身心健康非常有利。

据西秀区文旅投公司副总经理张尚发介绍,九龙山森林公园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以来,现在开发不到10%,可开发潜力大。这次打造成森林康养试点基地遵循了人性化、生态优先、生态循环、养生等理念,打好养生、休闲的生态旅游牌,保持“少砍树、不破坏生态,减少占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原则开发。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据了解,此次工程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6000平方米。在目前的一期工程中,已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生态餐厅和精品酒店。现阶段主要是将九龙山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后期打造森林公园的旅游业态,预计会新增森林探险、山地自行车、户外拓展等休闲旅游项目,从而打造集森林度假、植物科普、生态康养以及摄影写生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目前,现在建好的游客接待中心建筑面积857平方米,可免费为前来住宿旅游的游客提供婴儿车、轮椅等,方便游客更好地游玩。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而生态餐厅的建设是在原有基础上新建的,未砍伐一棵树木,为了更好与自然相协调,二次结构采用碳化木和玻璃幕墙装饰。在构造上生态餐厅共三层,建筑面积为2855.5平方米,一层为散客区及食材加工区。二层为包厢区和综合区。三层是公共开放平台休闲区。生态餐厅主要推出屯堡本味特色菜和养生菜,尽量打造成“会呼吸的餐厅”。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此外,为了营造被绿色包裹的氛围,与其他景点酒店不同的是九龙山精品酒店都是建造的休闲木屋。木屋有5种户型选择,共32栋。方形木屋12栋,圆形木屋7栋,双层木屋2栋,T型木屋4栋,40型木屋7栋。为保证住客的私密性,平台高差两米,四周安装红外线,各主路口安装360°球形摄像头,监控无死角。木屋在青山环抱之间,景色魅力,环境宜人,每一栋都有不同的风景。为了更加绿色生态,木屋采用进口加拿大木料,空调以空气能为主,全景落地窗,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日后不论是林中露营还是入驻度假酒店,推窗就能融入一片树海,闻到植物的芬芳。安顺市民及外地游客可慕“氧”而来,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

虹山湖:鸟儿欢愉的“天堂”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近年来,随着气候的适宜、安顺生态建设的加强与市民环保爱鸟意识的提高,不说西秀区东屯乡西屯村飞来数百只当地村民鲜见的钳嘴鹳,不说西秀区轿子山镇郭家庄生活着众多“岸鹅”(苍鹭),更不说开发区幺铺镇双河村长年生活着数以千计的苍鹭与白鹭……就只说安顺市民目力所及的城区最大一块湿地、被誉为“安顺城市会客厅”的虹山湖,也已成为各种鸟儿特别是众多水鸟欢愉生活的“天堂”。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云栖虹湖

安顺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舒适期长达8个月,为全国之最,不仅适合人居,也适宜各种鸟儿生活。虹山湖因政府持续不断地对环湖片区进行生态环境整治与景观改造,山更葱郁水变清,不少鸟儿或在虹山湖“定居”,或把虹山湖作为迁徙“驿站”。它们像精灵一样以其灵巧的身姿、绚丽的羽饰和婉转的歌喉,为虹山湖增添了生机和诗情画意,使无数市民与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野趣,情操、心灵得到了净化与陶冶。

通过连续几年的观察,记者发现,在虹山湖上,曾出现小鸊鷉(又名水葫芦)、红嘴鸥、白骨顶鸡、白鹭、苍鹭、秧鸡、野鸭等水鸟。湖面上常年现身最多的水鸟是体态轻盈小巧的“水葫芦”,大约有一二百只,一年四季都能看见。2011年,记者曾拍摄到近百只白鹭出现在虹山湖水域的画面,甚是热闹。秋冬时节,是虹山湖出现南迁候鸟最多的时候。2013年冬天,就曾有上百只的白骨顶鸡蔚为壮观地聚集在一起,悠闲自在地在湖面划游着;2014年11月,近百只红嘴鸥飞临虹山湖“做客”;2015年10月,数十只白鹭“先遣队”再次空降虹山湖……

虹山湖水天相接,湖面开阔,周边有狮子山、金牛山等峰峦相围,还有一片片林木簇拥,不仅让水鸟有了理想的觅食栖息地,也为其他雀鸟提供了筑巢安居、繁衍后代的家园。绕湖行走,移步花木间,眼里能看到各种水鸟在虹山湖上嬉戏翩跹,耳里能听到各种雀鸟的啁啾欢鸣,不失为一种精神享受。

随着虹山湖景观整治工程的相继完工,记者相信,虹山湖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加之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虹山湖将会成为鸟儿们生活的乐园与“天堂”,并吸引更多鸟类至此安家扎营。届时,充满空灵趣味与盎然生机的虹山湖会成为更多游客与市民心生向往的旅游休闲之地。

虹山湖渐成鸟儿“天堂”之时,建议有关部门作好虹山湖区域鸟类的观察、记录、分类、建档、保护等相关工作。

“城市会客厅”:见山望水休闲地

“我们出去散步吧!”

“去哪儿散步?”

“虹山湖公园啊!”

安顺市民茶余饭后的散步场所、天气晴朗时和朋友的休闲场所首选都是虹山湖公园,它除了是安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同时也有“城市会客厅”的美誉。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城市绿肺

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再加上市政府持续不断地对环湖片区进行景观改造,虹山湖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完善,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游客到安顺的必访之地,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虹山湖的华丽变身与其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密不可分。据了解,虹山湖公园分三期进行建设。从2012年3月起,虹山湖的扩建工程开始启动,一期工程为虹山湖水面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1亿元,建设面积47公顷;二期工程为水面以外的绿化、棚户区改造、部分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儿童乐园、步行街及景观改造,立项投资约9.5亿元,占地23.8公顷,一期和二期前后共有3年时间。

2016年3月,虹山湖三期工程开始动工,项目立项预计投资约1.5亿元,占地51.8公顷,景观整治工程分为两期建设,区域为九孔桥至虹山湖尾水、火烧寨附近。一期建设位于九孔桥以上至尾水部分湖滨区,建设内容包括园区栈道约1000米、膜亭1座、跨湖桥1座、新月廊1个、人工岛5个、服务用房4个、园区慢行步道约700米、公共停车场1个等施工内容;二期建设位于湖滨区东侧园区道路至山体部分规划红线范围内。该工程建设规划东侧为东山路,南侧为九孔桥,西侧为狮子山,北侧为北航路,用地面积:514226平方米,其中绿地246424平方米,水体157697平方米。此外,九孔桥右侧的樱花园,还新植了大株樱花、桂花、银杏、黄玉兰、香樟树等名贵树种,为虹山湖公园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对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后,对它们进行维护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虹山湖干净整洁的环境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定期清扫,也离不开虹山湖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维护。

为了加大对虹山湖环境保护力度,虹山湖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诞生了,队里有学生、有上班族、也有每个健身队的大爷大妈们,他们每天健身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自己的健身场地,看到不爱护虹山湖环境卫生的人也会进行劝导,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爱护虹山湖的原则和宗旨。

除了对虹山湖的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对湖边的环境进行保护外,市委市政府还大力推进“引千入虹”工程建设,用于对虹山湖水进行置换,水质将长期保持在三类以上。据了解,“引千入虹”是指将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境内千峰河河水引到虹山湖。工程完工后,每年将有1533万立方水流入虹山湖,相当于10个虹山湖库容,虹山水库将有了活水源,通过开闸放水,可使没有充足水源的安顺贯城河流淌起来,使之成为安顺一道风景线。

现在,对虹山湖的保护也变得“有法可依”,安顺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安顺市虹山湖公园管理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围绕“加强对虹山湖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创建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目的,重点规范了执法主体、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职责;着力保护虹山湖公园内的水体、绿化带、绿化林、风景林、古树名目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文景观等不被破坏;依法规范了28类近65种禁止行为。

《条例》的制定出台,使虹山湖公园内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保护管理都能有法可依,而且有规章制度对虹山湖进行保护后,管理也能有章可循,对于改善中心城区环境,保障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河长制”:让翠河更翠

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生态战略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是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的重大创新,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蒙江(格凸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翠河河段的优美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好的维护,翠河更翠,生态更美。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为保持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省、市、县有关要求和规定,板当镇推行“河长制”管理制度,实现全镇河道“河长制”全覆盖,以企业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河道内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将管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层层落实,抓好辖区内格凸河段流域管理。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实施“河长制”起,板当镇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三乱”(乱搭、乱建、乱排)、“三清”(清淤、清障、清养)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清理各类沿河垃圾,涉河违章建筑等。同时加强日常巡查,严查各类涉河大案、要案,保持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沿河农田、道路等区域的环境经过生态改造后,“岸绿景美、可赏可游”,保护了两岸农田,修复了河岸,充分展现了格凸河的自然原始风貌。在河道内种植有益生物用以净化污水,并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按照市场化运作和属地管理原则,以及“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河中无障碍物”的工作要求,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水清、流畅”。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翠河实行“河长制”以来,河变清了,景变靓了。到2018年年底,河道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侵占河道、水库的行为和黑臭水体等问题将彻底解决,到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综合整治任务,做好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生态美”巩固“百姓富”,“百姓富”进一步促进“生态美”。

海绵城市:排洪防涝有妙招

进入雨季,只要暴雨时间长一点,安顺城区便进入“看海”模式,积水较深的地方,行人得脱下鞋子、挽起裤脚才能前行,车辆也不得不绕道而走,给交通造成拥堵。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暴雨“看海”模式的出现,行人与车辆出行的困难,使得安顺建设海绵城市大势所趋。

海绵城市建设

与“看海”模式说再见

记者从《安顺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规划公示中了解到,安顺市将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以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城市塑造安顺新形象,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喀斯特山城特色的海绵城市。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据了解,安顺市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包括安顺主城区、平坝与乐平组团、普定县),面积约2366平方公里;重点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包括安顺主城区、平坝城区与乐平组团),面积约114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希望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而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在很多市民的脑海中是一个空白,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像海绵,主要功能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第一次听说海绵城市这个概念,觉得很新奇,同时觉得这样建设肯定会对安顺市处理水的能力提供很大的帮助。”家住黔中大厦附近的李先生说道,”现在一下暴雨家附近那一片不同程度的积涝让我们感到困扰。”

“这个海绵城市只有积水蓄水的功能吗?”城乡规划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答了这个疑问,海绵城市的建设,第一是可以解决城市下大雨积水内涝的问题,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让雨水快速流走,不会出现积水的情况;第二是下雨时可以把水蓄起来,把暴雨的一部分转化成资源再利用,做城市景观用水、市政阀门用水、环卫设施用水,甚至消防用水,现在我们环卫设施用水都是自来水,非常浪费;第三是对环保也有好处,下雨时的水都是脏的,海绵系统可以对水进行净化。

海绵城市有大成效

建造困难也不小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虹湖夜景

城乡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建设海绵城市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动工的难度也是不小,因为城区街道、小街小巷都已经建设好了,那么要实施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把路面整治,还需要把路面下面的设施建好,这就面临着道路需要拓宽,雨水收集系统要重新建设等诸多问题,需要的投入很大。

据了解,安顺是个工程性缺水城市,地下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居多,水存不下来,所以在安顺建设海绵城市要基于喀斯特地貌、降水丰富等地域特点,重点强化“滞、蓄、净、用”为主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构建“八区为底(生态基底),五廊通联(生态廊道),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空间格局,完善水生态系统、水环境系统、水安全系统、水资源系统,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整治黑臭水体、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洪能力、缓解工程性缺水的目标。

水生态系统是指通过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渗滞设施,雨水桶、调蓄池等调蓄设施的建设,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0%的目标,通过对滨水岸线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实现生态岸线达70%以上的目标;水环境系统是以城区点源和面源污染控制为

主,通过源头削减和末端处理等方式,实现面源主要污染物SS削减率达到65%以上,各水功能区达到相应水质标准;水安全系统是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为30年一遇,一般地区道路管渠重现期为2至3年一遇,重要地区主干道路管渠重现期为3至5年一遇,暗渠重现期为10至20年一遇;水资源系统是指有条件的小区需布置雨水桶,新建小区须布置雨水桶;建设铺有防渗膜的景观调蓄水体、蓄水池;收集雨水可用于小区的景观绿化、道路喷洒等,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率达4%以上。

安顺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在各类型建设项目中贯彻“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的设计理念,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滞纳雨水,一方面解决城市雨水传统集中排放模式造成的管网瞬时压力过载、内涝积水等问题,另一方面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缓解城市工程性缺水问题,从而实现城市“小雨不积存、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变废为宝:垃圾可以再利用

生活中很多事物得到合理运用后,不仅能变废为宝,还可以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比如医疗废物经过采用高温蒸煮生产工艺后可直接送往发电厂再次利用;比如建筑垃圾也可以再生混凝土砌块,不仅安全、节能、防水、同时还有隔音功能。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每年产生的大量医疗废物,如果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就能变废为宝。“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均与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协议,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均由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公司收集集中处置。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的医疗废物每日一清,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每两天一清,西秀区的622家医疗卫生机构中,47家与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公司集中收集、处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等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后,集中交由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公司进行处置,西秀区基本达到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西秀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医疗废物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水源污染,引起传染病病发,对于医疗废物管理处置不规范的卫生监督部门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给予重罚。医疗废物主要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要求必须分类存放。对于村卫生室的管理也是要求先送村卫生院统一处置。每年都要进行四次检查,对于医疗废物管理处置不规范的将进行立案查处。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进勇告诉记者,这些医疗废物都是采用无害化处理,这个项目是从2015年1月4日投入运行的,采用高温蒸煮生产工艺进行废物处理,每天可处理医疗废物3吨。2016年7月1日又重新上了一台日处理8吨医疗废物的微波消毒工艺,这样一天就可以处理11吨医疗废物,处理后的废物最后送往发电厂发电。

除了医疗废物再利用,建筑垃圾也可以再生混凝土砌块,这种材料不仅安全、节能、防水、同时还有隔音功能,拼装好之后还可以组装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快,15天就可以建一栋别墅。这种新型材料的问世,对生态文明建设、建筑节能、保护环境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顺:一个宜居宜游的园林城市

走进兴贵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建筑工地,听不见机器的隆隆声,更看不见大量的建筑工人,这里只有少量的技术人员在用事先组装好的新型材料,通过人工指挥塔吊进行施工,这种“装配式建筑”是事先按照房屋结构的要求,预先在厂里预定好所建房屋所需的数量、尺寸、厚度,然后把一块块的新型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简单地组合、连接、安装即可。就跟“搭积木”一样快,而且施工时候噪音极小,完全没有传统建筑工地那样的嘈杂与漫天灰尘。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见一块块堆积好的新型材料,用手摸上去很光滑,中间还夹有一层泡沫塑料,主要起隔音与保温作用。

据该项目负责人林波介绍,建筑垃圾乱倒乱弃,会对河流、地下水源和浅层地表土壤产生重大污染,被污染的地下水、土壤、空气严重威胁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大大减少“三废”的污染,按测算,建筑砌块装配式施工方式可以降低木材的使用量,省去施工现场不必要的脚手架和模板作业。这样不仅能降低施工工程的总体造价,还能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因此,装配式建筑的生态环境效益非常明显。

据了解,兴贵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达400万立方自保温砌块,年消纳城市建筑垃圾约300万吨,年节约土地资源约500亩,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万吨,折算节约标煤15万吨,年产值22亿,可解决当地2500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