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考研难度大,那或许是你没有经历过考公!考研最难的是知识,加上稍微激烈的争竞。而考公则是“整体”的难度高——岗位竞争激烈程度、知识体系、个人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等等,这些都是决定能否上岸的重要因素。
即便难度很高,每年的国考季节仍然在重复上演着同一件事情——几百人竞争一个岗位、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等等。大多数人的选择不就正恰巧证明了一件事的正确性和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吗?所以说,国考进入体制内依旧应届生是“最香”的选择!
奇怪的现象
在高校里,每年的春招和秋招都不乏有很多好企业,基本条件也都不差,本科生普遍开到5000+,研究生基本上7000+。虽然人多同学回去选择应聘并且签三方,但仍存在一部分工作基本上稳的同学选择复习考公。
而公务员的工资才多少?放眼国内,3500左右是大多数,很少能够上5000!如果简单只对比这个数字,那么私企可以完胜!
但为啥仍然有人把签好私企的工作当作“备胎”呢?依旧决定要去考公,私企工作只不过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你说,这种现象奇怪不?是不是学生傻啊?放着高工资的工作不要,非要去“挤破头”去争着考公务员!
答案在这里
私企为了招聘人才虽然能够开出了高薪,但是别忘了这是一个“上限”——比如一个月5000块钱,还要再扣除五险一金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真正到手的,并不可观!
那公务员工资呢?3500就是一个“下限”,也就是说说是三千五可能最后到手五千也有,而且也没有其他的花费,估计工资卡里的工资基本上不用动。
其次,是两者的待遇问题。私企,一个普通的员工哪里能够谈得上待遇呢?能够有加班费就已经是一种奢望,年终奖节假日补助等等能够蒸发下来也是奢求。说白了,私企喜欢把饼画得大大的,把你压榨得“紧紧”的。
而公务员呢?即便你刚进入体制内,或许定的级别不够高,基本工资比别人少一点,但是该有的福利待遇都不会少。基本工资加上年终考核,即便是良好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然后就是各种补,如果是所属单位比较好,领导或许还能争取过来更多的福利,你有你想不到。而且进去之后基本上不要担心失业下岗的问题,除非你自己提出辞职。这一点,哪个私企敢保证?
总之,再不济一年到手七八万是有的。而且平时花销也不大,而且公积金也能让你“乐开怀”。基本上单位都能面面俱到,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再想想私企呢?如果你能一个月8000,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工作环境和状态,一线、出差、加班……而人家体制内的同学呢?到点就可以下班,基本上也不用加班(当然特别单位除外,但是也多劳多得啊,忙的单位待遇也更好。)
是不是有一种公务员相比于进私企就是“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为啥还会有人质疑考公呢?
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省考事业单位,笔者觉得都是毕业生最好的选择,但是网上的质疑声依然存在!为什么呢?这么好的工作去处,咋还有人说不好呢?
其实,说白了,问题的确也存在,但大多是因为“吃不到葡萄”!
有些人是不想“吃葡萄”,比如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人家就是坚定就业目标,人家不屑于争,而是安排好了自己的路线。
有些人是吃不到“葡萄”。一个岗位几千个人竞争就注定了那“几千—1”个人的失败,失败了怎么办呢?安慰一下自己吧等等。
而存在的问题呢?升职机会太少!这一点也不好议论。
最后,我只能说,毕业生最好的出路仍然是体制内,不然为啥北大三分之二的学生都选这条路呢?说白了,如果你想安慰的体面的过一辈子,这真是你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