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首长烟多少钱一包(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

发布者:王原明
导读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一个人风光无限时,自然会引来许多热闹和奉承。然而人的一生总会有起落,在一个人落难时,敢于伸手去帮你的朋友,那绝对是值得深交的知己。本文的主人公虽然在名气上比不过许世友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在一个人风光无限时,自然会引来许多热闹和奉承。然而人的一生总会有起落,在一个人落难时,敢于伸手去帮你的朋友,那绝对是值得深交的知己。

本文的主人公虽然在名气上比不过许世友和王近山等,但其义薄云天的品质,一直备受人们的尊重。

红小鬼出身的悍将

尤太忠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幼丧父的尤太忠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即使家庭艰苦如此,尤太忠和母亲仍一直受到地主的欺压。

因为不堪受辱,尤太忠在13岁时就离家参加红军。由于年龄太小,部队并未接纳尤太忠。尤太忠被拒绝后并未灰心,连续跟着红军部队走了三天。

尤太忠的倔强感动了红军部队的炊事班班长,这位班长认为尤太忠是一个革命的好苗子,就不断跟上级求情。在炊事班长的坚持下,尤太忠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红军。

这个炊事班长是尤太忠革命事业的领路人,两人之间的感情很深,尤太忠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个老班长当成了自己的父亲。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在尤太忠成为高级干部之后,曾想提拔这位兢兢业业的老班长,但被老班长拒绝了。在成为军区司令之后,尤太忠没有忘本,依然十分敬重这位老班长。

每次见到老班长,这个司令都要主动给老班长立正敬礼。尤太忠和老班长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一时间曾传为佳话。

老班长和尤太忠身上体现了我革命军人身上那朴素的革命情怀和单纯的革命理想。尤其是身处高位的尤太忠,他身上那种重视战友情,不忘本的表现是性格自然流露。

长征路上差点走入鬼门关

在加入红军之初,尤太忠成为红军的一名帮厨。由于脑子灵活,手脚麻利,尤太忠很快就当上了徐向前的司号员。

由于在战斗中表现勇猛,尤太忠在17岁时已经成为红93师的青年干部,是红四方面军重点培养对象。

1935年,尤太忠跟随部队进行长征。长征路异常辛苦,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部队要一边进行战斗一边在雪山和草地中前进,后勤补给自然供应不上。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在恶劣的环境下,疾病开始流行。当时红军部队基本没有药品,万一有人生病,那几乎就是被判了死刑。

当时尤太忠处于青春期,对食物的需求量大,但长征路上基本没有吃饱的时候。长期的不良让尤太忠患上了重病,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尤太忠根本无法走路。

部队首长看到尤太忠的情况,决定把他就近安置在老乡家。当时部队正处于数百里荒无人烟的草原,别说人家了,连飞禽走兽都见不到几只。如果没有别的办法,看来尤太忠的生命就要在大草原上逝去了。

此时红31军政委詹才芳看到尤太忠可怜的样子,好心地说:“这位同志还这么年轻,就这么牺牲未免可惜,给他一个马尾巴拉着试试看吧。”

在詹才芳的鼓励下,尤太忠勉强打起了精神,硬是被马尾巴拉出了草地,生生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长征是漫长的,也是艰苦的。长征是革命队伍的“炼丹炉”,能成功经过长征考验的,都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精华。

经过长征后,尤太忠对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在身心上都做好了为中国革命发光发热的准备。

和老上级邓小平、王近山情谊深厚

在抗日战争中,尤太忠被编入386旅,成为名将王近山的属下。在“王疯子”的教导下,尤太忠进步神速,逐渐走上了高级指挥员的岗位。在解放战争中,尤太忠是中原野战军6纵16旅旅长。

作为王近山手下的“三大金刚”之一,尤太忠的威名逐渐为人所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曾遭遇敌人的前后夹击。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在危急之际,尤太忠的部队成为后卫部队。尤太忠的16旅在汝河岸边阻击国民党长达一天一夜,为主力转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战斗结束后,邓小平对尤太忠的部队提出了重点表扬。邓小平说:“尤太忠是一员靠得住的战将,是中野的有功之臣。”

在此之后,尤太忠相继参加了襄樊、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了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表彰尤太忠的功绩,中央军委在1955年授予尤太忠少将军衔,尤太忠从红小鬼成为了开国将军。

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尤太忠长期和王近山和邓小平一起并肩战斗,三人产生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对尤太忠来说,这种感情是质朴,不带任何功利杂质的。

在动乱中与许世友成为战友

许世友和尤太忠虽然都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两人因为地位悬殊,加上所属部队各有不同,所以未有太多交集。建国后,两人才逐渐有了交流。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两人关系迅速升温是在60年代的动乱时期。当时许世友虽然贵为南京军区司令,但所在司令部经常遭到造反派围攻。在危急之中,作为27军军长的尤太忠不顾阻力,亲自带人把许世友接到了27军军部。

许世友在27军住了一个多月,成功地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许世友走后,尤太忠也遭到了造反派的围攻,持续不断的骚扰让尤太忠精神压力倍增。在一次与造反派的争辩中,尤太忠突然气血上涌,犯了气胸病。

许世友知道后,立即派出专家赴无锡进行救治。经过治疗,尤太忠的病情才见好转。不久后造反派再次围攻27军军部,尤太忠不堪辱骂,再次犯上了气胸病,并且有生命危险。

许世友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他马上派出专机把尤太忠转到上海救治。周总理听到这个消息,也向上海方面发出指示,要特别关照尤太忠的病情。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经过五十天的抢救,尤太忠再次从鬼门关里走了回来。许世友知道后十分高兴,特别安排尤太忠来到南京军区疗养。许世友在南京见到尤太忠时,显得十分激动。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许世友高兴地笑着说:“医院那边虽然下了几次病危通知单,但我许世友相信你不会就这么走了的,因为你舍不得我!”

说完之后,这对刚刚经历过生死的老战友紧紧抱在了一起,老泪纵横。许世友在一次回家探亲时,看到自己母亲依然在农村过着艰苦的生活。

突然悲从中来,孝顺的许世友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为人子的义务,所以十分自责。在母亲去世后,许世友特意申请自己要葬回老家,陪伴自己的老母亲。党和政府十分感怀许世友的孝心,便同意他的请求。

在知道许世友将要举行土葬之后,尤太忠为了让自己的战友能安眠于地下。不顾许多流言和非议,特别派人前往广西,购置了两棵百年楠木。许世友在1985年去世后,就安眠于尤太忠所赠的楠木棺材中。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尤太忠此举完全是出于感情。因为两人在特殊期间相互扶持,尤太忠的命也是许世友救下来的。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共同经历了生死的两人,在感情上自然超越普通感情。能在人生的动荡岁月找到一个懂自己的知己,这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迎回老上级王近山

王近山也是红小鬼,因为在战斗中抱着敌人一起跳下山崖,所以人送外号“王疯子”。

王近山打仗勇猛,善于动脑,是我军著名的猛将。王近山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在建国后被授予中将。

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王近山能打仗,也能惹事。在建国之后,王近山和自己的小姨子发生了暧昧关系。

妻子无法接受自己的妹妹和丈夫产生暧昧,就把王近山的生活作风问题向军委做了举报。在调查中,王近山没有隐瞒和小姨子的事情,并向组织提出了离婚申请。

高级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大问题,党中央十分重视这件离婚案。最后这件事甚至惊动了毛主席,在毛主席的批示下,王近山被开除党籍,军衔由中将降为大校。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处理结果出来后,王近山的名声和家庭迅速破裂。他的儿女因为憎恨他的出轨,纷纷站到了母亲一边。

而原本对王近山信誓旦旦的小姨子因为忍受不了舆论的压力,在不久后就离开了他。王近山转业到河南,当上了黄泛区农场的副场长。

王近山被处理的消息传到尤太忠那里,他又开始为王近山感到担心。那时王近山虽然才40出头,但是他的身体在战争期间留下了许多老伤,连蹲下都很困难。

尤太忠认为王近山虽然犯了错误,但是这个处理也太重了。1969年,他向许世友说出了王近山的情况,并表达了自己想要让王近山回到部队的想法。

许世友认为党中央处理的人,很难会有变动。当时我国国防环境十分恶劣,蒋介石趁着美国大举进攻越南,不断叫嚣着要反攻大陆。

而苏联不断在我国北方边境屯兵,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时全国都在深挖防空洞,准备应付苏联的入侵。在思考之后,许世友认为可以通过备战让王近山复出。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在中共九大期间,毛主席和许世友在聊天。在聊到中苏边境问题时,许世友趁机说:“我们现在都在准备打仗,打仗需要良将。王近山是一个非常能打的战将,之前对他处理太重了,能不能让他重回部队?”

毛主席听到许世友的提问后,过了一会才回答说:“王近山我当然知道,但哪个军区想要他啊?”许世友马上回答说:“我们南京军区要!”看到许世友如此肯定,毛主席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许世友的看法。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把同样犯过错误的周志坚中将也放回了部队,尤太忠的一片好心做了两件好事。王近山在收到命令后,既激动又好奇,因为他很想知道,是谁让他回到了自己心爱的部队。

1969年的一个夏夜,王近山一家慢腾腾的从火车上下来。此时王近山虽然已经是军队人员,但现在毕竟不如从前,所以王近山没通知老战友,也不指望谁来接站。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王近山的火车在到达南京时已经是半夜,他一下火车,就发现三位正军级干部已经齐整地站在月台上,在跟他敬礼呢。

王近山定睛一看,原来是现任27军军长尤太忠、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和60军军长吴仕宏三人。看到自己曾经的下级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领导干部,王近山又惊又喜。

故人相逢,总有说不完的话,在回招待所的路上,尤太忠等人不断问候老首长过去几年的经历。

听到老首长吃了不少苦,尤太忠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让招待所人员多炒几个小菜。就这样,四个战友叙旧到了天亮。

当时王近山虽然回到部队,但在职衔只是一个中级军官。在当时的氛围里,主动接触过这些犯过错误的人,会受到很多的压力和指责。

重情重义的尤太忠根本不在乎这些世俗眼光,也不愿意去计算这种利害关系。尤太忠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个原则在他去世之前都没有改变过。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王近山的复出是尤太忠积极运作的结果。在王近山去世之后,尤太忠还在王近山的传记里写下了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

当时尤太忠早已经成为上将,其职位和军衔早已超越自己的老首长王近山。尤太忠虽身居高位,却依然不忘自己的战友。

不顾压力 给邓小平送烟

动乱期间,不仅是许世友和尤太忠受到冲击,尤太忠的另一个老上级邓小平也受到了冲击。

邓小平在动乱开始后,一度当被下放到江西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直到1973年才回到北京。

在回到北京后,邓小平依然身背着“走资派”的身份。许多以前的老同事和老部下见到邓小平依然没有平反,纷纷对他敬而远之。

尤太忠来到北京开会,趁着开会的空隙去看望卧病在床的李达将军。在聊天中,李达和尤太忠谈起了过去的往事,话题自然提到了过去的老战友和老领导。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李达问尤太忠说:“老尤,你知不知道邓政委已经回到北京了?”

尤太忠听到这句话喜出望外,他马上问道:“我不知道,这是啥时候的事情?”

李达说:“就在这几天,刚回来,要不改天一起去看望邓政委?”

尤太忠听到这里,斩钉截铁地说:“不用改天,明天就去。”

当时邓小平刚回到北京,中央也没有对邓小平做任何的安排,他的前途并不明朗。1973年是四人帮集团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在四人帮的迫害下,邓小平依然没有摆脱那些大帽子。

在当时,任何主动接近邓小平的人,都会被被扣上大帽子。到了第二天,尤太忠和李达、苏振华等人一起来到了邓小平的住址。

在见到邓小平后,三人依旧按照军礼,向邓小平致敬。邓小平尤太忠等人的出现感到十分惊讶,他疑惑的问道:“你们怎么敢来找我?”

尤太忠热情地说:“我们来看看老政委,有什么关系吗?”邓小平听到这些话感到十分高兴。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些散烟,想要招待这几位关心自己的老部下。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邓小平喜欢抽烟,尤太忠是知道的。在临来之前,尤太忠就在口袋里备好了中华烟。但是邓小平先把烟拿了出来,尤太忠就不好拿出中华烟了。

尤太忠拿着邓小平的烟抽了一口,才发现邓小平这烟质量很差,为此尤太忠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回去之后,尤太忠马上买了5条上好的中华烟,亲自送到了邓小平的手里。邓小平看着尤太忠,奇怪的问道:“你怎么又来了?”

尤太忠也没说话,拿出了自己买的中华烟,拆了一包给邓小平点上。作为好烟之人,邓小平已经好几年没抽过好烟了,这无疑是一种折磨。在抽到中华烟之后,邓小平不禁感慨道:“好久没抽到这样的好烟了!”

邓小平身处风波之中,尤太忠递上5条中华烟,邓:你怎么又来了?

尤太忠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邓小平的境况,但是他敢于顶住压力,给自己的老领导送烟,不失为一种壮举。

尤太忠所送的东西虽然分量轻,但是能够温暖老领导的心。这体现了尤太忠虽然是个武将,却有着不输女人的细腻心思。

从给许世友赠棺木,替王近山接风,再到给邓小平送烟。笔者不禁感叹,尤太忠将军几乎堪称完人。在战场上,尤太是忠勇猛无畏,值得信赖的虎将。

在与人相处中,尤太忠是那个以情动人,急人之所急的好战友。无论是职场和感情,尤太忠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