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小桥
当一件足够“古老”的事物在人们面前展现出科技感时,这种冲击可以是颠覆性的。
6个多月前,中国航天员汤洪波在央视上向世人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喝茶——他拿出一个装着茶叶的透明茶包,往茶包里注入清水,放入加热器里加热,一包热腾腾的茶水就此完成。最有趣的部分还在后面,汤洪波开始尝试用筷子夹住一滴茶水“喝进”嘴里,最终,他挑战成功了。
而在刚过去的冬奥会上,除了赛事与顶流冰墩墩之外,冬奥村的泡茶机器人同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投茶、注水、出汤,机器人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让众多外国友人瞩目和争先品尝。
但相比这些现代科技对茶事的拓展与影响,更多有关茶本身的“技”,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已经静水深流。历史向度上看,是从生煮到茶饼,从蒸青到炒青,从手工到机械化;制茶向度上,则是从采摘到晾晒和炒制等众多工序。茶的科技含量,其实在每一片茶叶之上。
尽管对于茶叶这样历史过于悠远的物品,从精神性层面观察起来难免会漫无头绪,但回到最基本的制茶技术,中国茶技之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为数甚微。
但现在,新的变化也正在发生,当代的科技与创新已然成为如今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最新的例子,无疑是竹叶青茶首发五重锁鲜科技,并发布了行业内首个鲜茶标准。
这一“技”和标准之变,不仅关乎茶的品质,对整个中国茶产业的影响更为深远——竹叶青作为古老的名茶之一,在用匠心与创新焕发出当代的香气同时,也在催生着整个中国茶散发出更辽远的香气。
鲜:中国人的年度春宴
没有比中国人更执着于鲜味的了。每一个对饮食饱含热忱的中国人都相信,多数时候,天下美食的美不在于食材多罕见,而在于多新鲜,以及料理方式是不是登对。
热衷美食的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那本详细研究了中国南北方美食、食材、烹饪方式的《随园食单》中孜孜不倦于“鲜味” 。他曾总结“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就是说一桌好菜,六成靠厨师手艺,四成则要归买办食材的人,他们游走于街市商铺寻找审度新鲜优质的食材。 比如“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奎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
鲜体现着中国与土地与时节密不可分的饮食之道。而在这个春天,无疑是至鲜至嫩为上。为了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要食树上花、枝上芽,品尝春天的味道。水芹、荠菜、香椿、马兰头、豌豆尖……唯有这个季节,细微,新鲜,揪下一点来,就能小炒一盘春天。
但倘若找一个没有南北差异的鲜的符号,春天的新茶,恐怕可算作是最不可辜负的年度春宴。
在中国茶的历史上,宋徽宗建立了好茶的标准——香甘重滑,放到现在也仍然有效。香就是香气,甘就是苦后回甘,重是醇厚、厚重,滑为茶汤的丝滑。
但对于茶之“鲜”,似乎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标准。
从历史上看,鲜茶一直是茶客们数百年来的心头好,仿佛喝到一口,便比旁人更早一点进入春天。比如魏晋南北朝一直到明清皆推崇“明前茶”,而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明谏议寄新茶》里曾经这样写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人们对鲜茶的追逐,不仅是期待“早春茶树上的第一轮新茶”,更是将枝头最鲜活迸发的鲜爽并入自己的光阴、生活。对此最经典的表达当数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看起来,时节似乎是“鲜”的标准,但事实是中国茶产区范围极广,各地气候差异大,采摘时间不一。
每个人对“鲜”的标准可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但对于制茶者而言则不是千人千面,而是有章可循有迹可循,如何锁住春茶之“鲜”其实有着一个统一的指向,采摘及加工环节的规范。
竹叶青正在给出了一个可以引领行业的答案。在不久前的竹叶青鲜茶标准发布会上,竹叶青茶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于自身的五重锁鲜科技,发布了行业首个鲜茶标准。
每一杯鲜茶,杯中应是同一个春天。
一杯春茶里的科技含量
一杯上好的春日鲜茶,当然来之不易。嫩芽一摘,锅里一炒,要成就一杯尤物,靠的是上好的原料和制作技艺。
而对于竹叶青茶而言,更为不易。
西汉王褒所撰的《童约》中记载,我国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是四川。而在四川的茶中,按照唐代《昭明文选注》中记载,最好的产于峨眉山,“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
峨眉山的茶为何会“异于天下”?
古人认为“雾芽吸尽香龙脂”,茶芽在云雾中吸收了“龙脂”,所以香气高滋味浓。峨眉山的茶树生长于海拔600到15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湿润多雾,每年日照少于950小时,一年323天云雾笼罩。
但作为峨眉高山绿茶的竹叶青,其“异于天下”不仅仅是得益于地理。
历史上中国茶曾经以品质名扬世界,清代的茶品牌“怡和行”凭着品质,在欧洲的价格最贵,还是免检产品。
品质这两个字,在如今的竹叶青也有着最高的地位。
坐拥峨眉山地缘优势的基础上,竹叶青创立并坚守三大标准“高山、明前、茶芽”,正像是对应着天时、地利、人和。
竹叶青所在的峨眉山茶园位于海拔600到15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云雾笼罩。在清明前,同一茶园仅有3-5天时间适宜采摘竹叶青原料,以最大限度地锁住“鲜”和“嫩”。竹叶青只采摘最具价值的茶芽芽心部位进行精制,而“论道”级竹叶青,平均每1000颗茶芽中只能精选出1克。
而原料的极致追求只是第一步。
为了完整保留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的“鲜“和”嫩”,竹叶青投入亿元打造业界领先绿茶精制生产线,建设全国最大名优绿茶保鲜库,制定38道加工工序、106项检测标准,在此基础上研发并使用高效快速杀青、低温冷冻保鲜、高温快速提香、精准水分控制、独立充氮保鲜五重锁鲜科技。
基于此,鲜茶的标准就此展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首先是杀青,这是是是绿茶制作中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高温及时迅速地终止酶活性,让茶叶才能保持绿色不变红。过去,制茶人炒茶靠的是手工和经验,即便是老手1天也只能炒一锅。而竹叶青用国内最先进的超高温增湿热风加滚筒杀青技术,实现90秒高效快速的均匀杀青来降低鲜叶中酶的活性,从而最大限度锁住茶叶的新鲜质感,展现嫩栗鲜香。
其次是使得鲜爽滋味经久不淡的保鲜。竹叶青的低温冷冻保鲜技术,能够根据茶叶加工后状态及预期封袋时间,分三段温度滚动式冷冻/冷藏保存,最大程度留住茶叶的“鲜”。让茶叶经久不淡不仅是鲜茶的标准,也是检验高端绿茶的重要标准。
竹叶青的高温快速提香技术,采用微波与红外技术相结合,以高温、短时、连续化技术焙火,90秒内就能充分激活茶叶香味分子,激发出茶叶醇厚鲜嫩的香气。
而水分的精准控制,也是保证茶的滋味和香气留存的重要一环。“含水量”是衡量茶叶质量重要标准之一。茶叶的鲜香在高温后初步形成,但还需经过巧妙的干燥,让茶叶水分保持在适宜的含量,留存滋味和香气。一般而言,含水量超过6%时,茶叶叶绿素降解,超过12%,就会变质发霉。竹叶青的精准水分控制技术,在工序中规定了微波失水、冷却回润、微波回润、焙火提香等多个工艺控制参数,精确控制提香后茶叶含水量3%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的7%。
最后一步,是包装上的技术创新来保护茶叶内含物被氧化。竹叶青首创独立充氮保鲜技术,将精加工好的成品竹叶青计量分装成4g铝箔小袋、充氮密封,将高端绿茶的品质把控细致到了每一步。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竹叶青的崛起改变了中国茶行业一度有品类而无品牌的局面。纵观竹叶青茶的成长之路,始于找到正确的战略方向——做中国高端绿茶品牌。这其中,科技的助推力,则贯穿了整个过程。
竹叶青的茶科技创新开发与应用,有一个基于行业本身特性的关键点:对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回归。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竹叶青精选车间,挑茶师的指尖在成堆的茶芽里灵动飞舞,借助人工肉眼判断,以每分钟100个的惊人速度,挑选出大小、长短一致还兼具形态美的茶芽——这是茶人匠心驱动所形成的高端选茶标准,但另一边,我们看到的是茶科技创新在生产端带来的规模化、标准化。
世界绿茶协会评议员,日本著名茶学家小泊重洋和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在参观竹叶青的工厂时,惊讶于竹叶青“现代化的、清洁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的质量管理”,而竹叶青通过现代技术创新让制茶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的新活力,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
一快一慢之间,竹叶青的高端品质恒定如一。
这是竹叶青的差异性,也是竹叶青的方法论。
中国茶的产品力从何而来?
中国茶的产品力,曾经是个有点“尴尬”的话题。
英国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伯特·福琼1848年从中国带走2万株茶苗和1.7万粒茶籽,以及8位中国茶工与茶农,自此印度茶业迅速崛起,成为英国茶叶市场90%的原茶供给方。英国的下午茶由此形成。1890年,立顿红茶出产,100多年后,它来到中国。
与立顿的线路甚至时间都相似的是茶饮料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研发的茶饮料经台湾地区进入大陆市场,未来茶饮料是否会取代碳酸饮料而成为最大宗的饮料,开始了它在茶源地中国市场的实践。
茶虽然发源于中国,但如今从中国出口到英国与日本的茶叶,带着工业化的程序与现代化信息回到中国,以立顿为代表的国外品牌,与传统的中国茶业在市场上展开了10多年的角逐,这是中国市场传奇构成的内容来源之一。
这一“传奇”的一个最广为人知体现,是在中国茶行业有一种说法,“七万茶企不抵一个立顿”。中国茶叶的品牌力和产品力,亟待破局。
如此格局当然可以“全球化下的充分竞争”一言以概括,但茶业市场从中得到的启示,茶的产品力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在那之外,工业化、标准化正在成为中国茶叶产品力的关键,也是品质最重要的保障。
但竹叶青成为了让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强劲优势和竞争力的好样本和引领者。
一方面,是竹叶青这杯茶在经过二十余年品牌积淀和创新发展后,“泡”出了空前的市场热度和品牌高度。
在World Brand Lab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报告中,竹叶青成为了唯一入围的中国品牌。竹叶青也已经成为重要外交场合的常规饮品以及赠送给外国元首政要馈赠佳品,不仅两度作为国礼赠与俄罗斯总统,还作为珍贵礼品赠送阿联酋、斯里兰卡、立陶宛等十多国驻华大使。竹叶青创造了中国茶企的奇迹,也创造出了一张向世界展示的中国名片。
另一方面,则是竹叶青所引领和致力推动的中国茶标准化,对所有的中国茶企和整个行业都意义深远。
无论是竹叶青安身立命的“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还是如今以“五重锁鲜科技”为基,率先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建立企业鲜茶标准,形成核心采摘及加工环节的更严规范,最终都是引领打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带动每个环节的品质升级,也通过标准先行,为茶行业标准化建设添砖加瓦,助力茶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竹叶青给行业的启示是,在今天很多茶企主要的努力方向不是提高品质,注重味道,而是全力弘扬东方美学、健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但仅此是不够的,中国企业从长期看,还是要以科技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入到世界茶叶品牌的竞争中去,才能让中国茶再一次深刻地影响世界。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
在过去数千年的全球饮茶史中,能称得上“产业革命”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中国明朝“炒青”工艺创新带来的“手工业革命”,第二次是现代西方“袋泡茶”形式创新带来的标准化、大众化、便利化、时尚化的“工业革命”。
而现在,竹叶青在更高层面上突破表面的工艺创新或形式创新,将新科技融入古老的产业中,并尝试通过标准化推动中国茶产业的整体提升,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茶产业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动权开始回到中国。
成为中国符号,竹叶青里的丰富意蕴
去年3月,最高领导人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是推动我国从产茶大国迈向产茶强国的重要路径。
竹叶青茶正是这条路上一个行进中的绝佳样本。在以科技创新提萃茶的品质、以标准化推动行业前行的同时,竹叶青也早已经将一杯茶上升了到了精神、文化的高度,定义了品牌的价值取向。在这之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竹叶青也致力于打造自身有深度、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名片。
而今年,春晚上一支《只此青绿》,将无数人带入了千里江山图的绮丽世界。青绿,是整个舞剧的灵感来源,也是贯穿始终的美学灵魂。绿里,藏着中国人长久追寻的精神意蕴。
青绿,与春天契合,也与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最为契合。中国人在茶的香气里感受到的是什么?我们所思索的茶韵,是一种土地的自由和季节的恩赐所培育出来的真福。
因此竹叶青与《只此青绿》IP展开全新联名,也为品牌赋予更深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塑造出更强的中国符号。
中国人喝茶,能够品出其他民族觉察不出的味道,茶道之上,正是中国人的味道。青绿之间,竹叶青也找到了自己的术与道,如何做出好茶是术,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茶的气韵,传达中国人的茶道,是为道。
正是因此,竹叶青茶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并能够代表中国茶,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名片。
这之间,有气韵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