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一般小提琴多少钱(提到小提琴)

发布者:何原明
导读说起小提琴,大概不少人的脑海里会自然响起《梁祝》的旋律。这首源自中国民间故事、饱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早已成为中国音乐中最经典的代表作,广泛流传,经久不衰。但除了《梁祝》这首曲子之外,大家对小提琴的

说起小提琴,大概不少人的脑海里会自然响起《梁祝》的旋律。这首源自中国民间故事、饱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早已成为中国音乐中最经典的代表作,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但除了《梁祝》这首曲子之外,大家对小提琴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小提琴被称为“乐器皇后”,不仅是独奏与重奏的重要乐器,同时还是交响乐团里的排头兵,是不可或缺的主旋律担当。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我们在之前的视频里,也为大家多多少少介绍了一些小提琴家,比如每天只练三十分钟依然能成为顶级小提琴家的于翔、天才少年提琴家李映衡。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而最近呢,我们也对比鉴赏了一些演奏片段,帮助大家细致感受中国青年小提琴家李传韵与本届帕格尼尼金奖得主朱塞佩演奏的差别。

是谁秒杀了今年的帕格尼尼金奖得主?

也非常直观地对比了当代大师们演绎同一首巴洛克时期的曲子《被遗弃的狄朵》的不同版本。

当代音乐家穿越到巴赫时代有多绝?

或许大家对这些演奏家并没那么熟悉,但是当琴声响起,相信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来自音乐的力量。

之前,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很多钢琴大师,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来走进小提琴的世界,聊聊上世纪初诞生的一批小提琴大师,他们有的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家”,有的深刻影响了帕尔曼等后辈,有的则间接助力了于翔、李映衡的成名。

没错,这是一份听懂小提琴之前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大师名单,可以很好地辅助大家更好地聆听音乐。快来看看都有谁吧~


艾萨克·斯特恩:第一位来华的小提琴家

第一位要介绍的,是我们视频里提到的艾萨克·斯特恩。他是一位具有犹太血统、出生于俄罗斯、成长于美国的小提琴家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尽管我们说他在《被遗弃的狄朵》这首曲子的演奏上,并没有完全做到还原曲子的本意。但一首曲子的表达,并不影响他是20世纪应该被记住的小提琴大师之一。

斯特恩的母亲是一位歌唱家,受家庭的影响,他从四岁开始学习弹钢琴,尽管学习效果还不错,但他发现自己还是对小提琴更感兴趣,于是在八岁时,改学了小提琴,从此就开启了开挂的人生。

14岁首次登台,16岁开始在美国各大城市公开演奏。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更是让他瞬间名噪天下,天才般的表演赢得了公众和媒体热情的赞扬。就这样,斯特恩以24岁的年龄,跻身世界一流小提琴演奏家行列。「链接」

斯特恩的技术炉火纯青,揉弦自然且舒展,对帕尔曼等后来的小提琴家产生深刻影响。而他的情感表演也充满了真挚的活力,演奏中饱含丰富的情感与柔美的韵味。

1979年,斯特恩来华演出,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是第一位来华的世界级小提琴家,我们视频里显示的就是他访华时指导中国学生演奏的画面。斯特恩的到来为长期处在封闭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音乐世界的窗户。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莫斯科的帕格尼尼”

我们视频中提到的另一位小提琴大师,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他被称为上世纪苏联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还有一个称号是“莫斯科的帕格尼尼”。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出生于1908年的奥伊斯特拉赫,与斯特恩的出身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同样有着犹太血统,母亲也同样是歌剧演员。在家庭的影响下,奥伊斯特拉赫从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2岁登台演出,经过一系列的演出和比赛,年仅24岁就成为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副教授。

1937年,奥伊斯特拉赫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并以精彩的表现拿到了第一名,从此闻名世界。

正如我们在视频中听到他演奏的《被遗弃的狄朵》,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有着非常明显的“战斗民族”特色。

他演奏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极具生命力。当他的小提琴声响起,仿佛瞬间置身春意盎然的草原,让人等不及想去奔跑,去追逐,沉浸在这青春焕发的朝气中,纵情珍惜、享受每一刻。「链接」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对于奥伊斯特拉赫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最常演奏的曲目,也是他在伊萨伊大赛中拿到金奖的曲目。1968年,六十岁生日的音乐会,他同样因为演奏了这首曲子在现场引发了极大轰动。「链接」


耶胡迪·梅纽因:20世纪珍贵的小提琴天才

稍微对小提琴有点了解的小伙伴,应该对梅纽因这个名字不陌生,以该名字命名的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被称为小提琴届的“奥林匹克”。这项比赛就是由耶胡迪·梅纽因在1983年创立的,我们之前讲过的青年小提琴家于翔和天才少年李映衡,也是在这个比赛上崭露头角的。

比起前两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出道经历似乎要光辉灿烂很多。他是真真正正的音乐天才:4岁学琴,7岁登台,8岁就开了属于自己的独奏会。媒体赞誉他:“这不是一般的天才,而是特殊的天才”。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13岁时,梅纽因开始了自己的巡回演出。一次演奏结束后,他得到了全场沸腾的欢呼,据说,当时台下坐着的爱因斯坦也被他震动到,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现在我知道天堂里有上帝了。「链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很多天才一样,因为太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他们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60年代之后,梅纽因的拉琴音准等基本功也曾受一些非议。所以在听他的作品时,也需要带着鉴赏的耳朵。

以及,梅纽因的一生之所以能收获如此大的声望,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对和平事业的贡献。二战时期,他曾到前线演出400多场,战争胜利后,也第一时间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进行演奏。同时,他还是纳粹大屠杀后第一个去到德国演奏的犹太裔音乐家。


亚沙·海菲兹:上帝的小提琴手

比起梅纽因晚年在技术上的放飞自我,同样是犹太裔、极其有天赋的神童海菲兹的一生,可以说是把技术做到了极致。

海菲兹被全球评论家一致评价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称赞了。当然,他不仅仅受到评论家们的肯定,他的同胞、同时期的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也曾郑重地表示:“小提琴家有许多,但海飞兹却只有一个。”

海菲兹生于立陶宛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音乐教师。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们的故事一样,从小父亲对他的要求就非常严苛。

在不满3岁时,父亲为他特意定制了一把四分之一大小的小提琴开始让他练习,在极高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下,6岁时海菲兹就可以抱着自己的专属定制小提琴完整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11岁时,已经小有名气的海菲兹应邀参加一个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小提琴家聚会,聚会上演奏了一首《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前辈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发出了他那著名的言论:“好了,先生们,我们不妨在膝盖上砸坏自己的小提琴吧!”。

16岁,移民美国的海菲兹终于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自己人生中的首场演奏会,吸引了无数小提琴手前来聆听。那夜之后,海菲兹成为了小提琴界的传奇神话。

海菲兹的演奏以干练、速度而著称,曲风霸气而恢弘,同时,演奏的精准度也非常惊人。这显然与他小时候扎实的训练脱不了关系。据说直到海菲兹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的父亲依然会到演出现场挑他演奏中的瑕疵。「链接」

提到小提琴,别再只知道《梁祝》了

1972年,海菲兹做了一次右肩手术,尽管手术很成功,但胳膊已经不能抬到像以前一样高的位置了。因为无法再达到自己的技术追求,海菲兹决定终止演出生涯,告别了音乐舞台。

毫无疑问,海菲兹是一位将天赋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小提琴大师,也是无数后辈想要模仿与追赶的丰碑。而他的作品与他刻苦练习的精神,都将影响着后面的来者。

好啦,限于文章长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其实说这么多,并非是一刀切地为大家安利这些小提琴大师,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在更多的了解中,进一步去聆听和理解他们的作品,理解他们表达的形式与原因,这也是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一部分。

最后,大家有哪些珍藏的小提琴大师或喜爱的小提琴家呢?欢迎在评论里与我们讨论呀~

家呢?欢迎在评论里与我们讨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