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中国最复杂且迷人的省份之一。
人们在土楼里舞龙,庆祝丰收。
摄影/卢鸣浪
她有着闯荡世界的冒险精神,南岛语族、海上丝路、七下西洋……乃至近代以来轰轰烈烈的移民运动,都从福建的海岸线上扬帆起航。
元宵夜走尪(wāng),
人们抬着开漳圣王六大部将之一的李伯瑶。
摄影/城市穿梭客
她守护着衣冠南渡带来的中原传统,“信仰”和“神佛”几乎成为福建最有影响力的“特产”,宫观寺庙香火旺盛,是文化观念与民俗传统上最“保守”的区域。
漳州灵通山,夜晚中的佛寺额外静谧。
摄影/城市穿梭客
她敢拼、敢干、敢创新,全省GDP总量从1978年的全国第23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8位,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进步名次最多的省份。
福建省区划示意,福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制图/孙璐
也许,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有饭馆的地方就有沙县;有城的地方,就有宁德的电池;有路的地方,就有晋江和莆田的鞋;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福建的瓷器和茶叶。
元时期,泉州人用石塔为出入港口的船只指引方向。
图为当时的泉州湾主航道航标塔六胜塔。
摄影/张梓昌,选自《地道风物·闽南》
八闽大地的路子“很野”,高铁要修到台湾省,玻璃卖到美国,小吃店开到世界各地。
蜿蜒在平潭海峡上的公铁两用大桥,
是未来北京至台北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视觉中国
福建人,缔造移民奇迹,开拓商业版图,保全文化记忆——靠“丫霸”的实力,靠“毋惊毋惊就毋惊”的心态,也靠“爱拼才会赢”的信念。
可以说,福建代表了中国的极致“战斗力”。
有山有海的地方,就有福建人的家!
福建一面是山,另一面是海。
福建全省山地丘陵占比超过80%,是中国平原最少的省份之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以武夷山脉为主的闽西山带,和以鹫峰山脉、戴云山脉为主的闽中山带,构成了保护福建的重重屏障。
云雾覆盖武夷山,是福建山水的代表。
图/视觉中国
而闽江、九龙江、晋江水系成为沟通内陆与海疆的重要通道,并在滨海地带冲积形成了福建的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
福建省地形地貌示意图,可见福建山区众多。
制图/孙璐
两大山带将福建的地形划分为许多互相隔绝的小单元,这些相对封闭的盆地、河谷之间难有陆路沟通,使闽道成为不亚于蜀道的艰难存在。但也正因如此,福建成了理想的避难之地。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
图/视觉中国
西晋永嘉之乱,八姓入闽,塑造了福建人口的基本构成。直到今天,还有“陈林半福建”的说法,作为本地最大的两大姓氏,仍占据福建人口的21%。
南平是福建面积最大的市,泉州是福建人口最多的市。
制图/吴玖洋
大量的移民带来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大海成了福建人发展的方向。
福建人擅于穿江达海——在以“大陆性”为鲜明特征的中华文明圈,福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蓝海异类”,充满了探索欲望与冒险精神。
泉州是妈祖信仰传播的重要世界中心。
现藏于荷兰国家博物馆的清代《妈祖神迹图》彩绘。
供图/许路,选自《地道风物·闽南》
在海坛岛上发现了距今7500-5500年前的壳丘头遗址,这是福建人走向海洋的开端,成为遍布半个地球的南岛语族。
福建拥有3752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2214个海岛,均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在福建的海岸线上,遍布着125个大小海湾,是营建深水港口的理想之地。
泉州祥芝港,今日依然舟楫密布。
摄影/杨福添
早在宋元时期,福建沿海已经成为中国海洋贸易最繁盛的区域,海上丝绸之路使泉州、福州迅速成为东方大港,泉州更是成为汇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的“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出土了众多体现世界各国宗教元素的石刻。
图选自《地道风物·闽南》
制图/吴玖洋、刘航
明代,昆明人郑和在这里等候朔风开洋,以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福建的“福船”代表了当时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而更多勇于闯出去的福建人,又缔造了中国最主要的侨乡。直到今天,仍有超过1500万福建籍华侨生活在全球176个国家,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比高达40%,居全国之冠。
“侨批”是连接海外拼搏的闽南人与故乡亲友的媒介。
2013年,“中国侨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供图/陈林浩,选自《地道风物·闽南》
大量的海外移民不忘根,也成为反哺故乡建设的重要经济来源: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福建的第一条铁路鹰厦铁路也是华侨倡议修建的。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图为厦大图书馆。
摄影/郭琛恺
有山有海的地方,就有福建人的家,但福建永远是福建人不会忘却的故乡。
福建有五副面孔,每一副都很“能打”!
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使福建有了多样的面孔。
闽东就像福建的心脏,历代名人荟萃,成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地之一;闽南是福建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从世界级大港到百强县前茅,闽南人拼搏了上千年;
厦门灌口凤山庙,两扇巨大的庙门分隔着尘世。
摄影/张鹤岩,选自《地道风物·闽南》
以莆仙为代表的闽中之地,不仅民营经济活跃,也把元宵节过成了“狂欢节”;以南平为代表的闽北,不仅有着福建的地标武夷山,也是福建母亲河闽江的源头;而闽西,是全球客家人的故里,也为中国人贡献了国民快餐沙县小吃。
心脏闽东,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先驱
如今的闽东,是不是太低调平淡了?
福州五里亭立交桥,一种现代建设的美感。现在已经拆除。
图/视觉中国
福州也许成了中国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之一:在福建省其他地区,政治上有厦门这样级别更高的副省级城市,经济上有泉州这样的耀眼明星,旅游上也有土楼、武夷山这样的世界遗产。
但福州正在努力重建自己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地位,福清和闽侯都是中国经济百强县,2020年和泉州同步迈入GDP万亿大关,2021年GDP总量更是超越泉州,成为福建省第一。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长16.3公里,是世界最长跨海公铁大桥。
图/视觉中国
小小的海坛岛上已经建成了平潭综合试验区,未来将成为京台高铁的桥头堡。
就连一度没太多存在感的宁德,也在资本市场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宁德时代,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很能打”。
福建宁德上汽汽车城,车场内摆满新能源汽车。
图/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以福州为代表的闽东,才是福建的心脏。
福州地处福建第一大河闽江的入海口,历来是中原经略福建的桥头堡。秦置闽中郡,这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区域建制,郡治就在福州的冶山一带。随后无诸建闽越国,都城仍在福州。
福州作为福建历史悠久的大城,拥有众多古建筑遗存。
手绘/李乾朗,制图/吴玖洋
闽东也是福建最早受到开发的区域。历史上,福州是名噪一时的东南大城,城内的三坊七巷传承晋唐遗风,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里坊制街区,堪称城市活化石。
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中福建占据其二,成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地区,往来的西方海员甚至把马尾罗星塔直接称为“中国塔”。
福州三坊七巷鸟瞰,城市森林中的一片“净土”。
图/视觉中国
而本土历史悠久的造船业也在近代开花结果:1866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建设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新式造船厂,成为中国海军建设和造船工业的先驱。
福建得近代风气之先,成为近现代思想、文化最活跃的区域。古老的坊巷内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成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福州的三坊七巷中,保存着许多名人故居。
制图/吴玖洋、paprika
中国人从闽南扬帆大洋
闽南经济有多强?
靠近晋江出海口(泉州湾)的陈埭镇和池店镇,发展一片光明。
摄影/王沧海
泉州一市就有晋江、石狮、惠安、南安4个中国经济百强县,就算是泉州经济中后的永春县,2021年人均GDP也超过了10万,比西部大城市还多。
县域经济的佼佼者晋江,2021年的GDP超过2900亿,名列全国县级城市5强。
晋江也许是中国头衔最多的县级市。
制图/吴玖洋、monk
晋江诞生了安踏、鸿星尔克、361度、匹克、七匹狼、盼盼等众多优秀品牌,更成为中国体育用品产业一霸。
晋江服装企业几乎承包了中国人的运动和休闲服饰衣柜。
制图/吴玖洋、林君鸣、晋婵
不仅是经济,如果要选择最能代言福建的文化区域,闽南也当仁不让。
拥有晋江、九龙江两大水系,坐拥漳州、泉州两大平原,闽南是福建经济最发达、文化认同最强烈、城市竞争也最激烈的区域。
近处的鼓浪屿和远处的厦门岛,遥相呼应。
摄影/罗泓
泉州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发达的民营经济见长;厦门以清新可爱的风格和繁华现代的城市面貌取胜;漳州有繁多的各式小吃和同样迷人的历史城区。
三大城市各擅胜场,但有些特质却是共通的——古老且发达的航运贸易传统、炙热又繁复的民俗节庆活动,是闽南共通的底色。
福建漳州诏安凌晨祭天,拜天公。
摄影/城市穿梭客
闽南是中国人扬帆“大洋梦”的地方。
泉、漳、厦前赴后继,缔造了臻于鼎盛的港口时代,安溪的茶叶、德化的白瓷都曾在闽南的各大港口扬帆出海。
由宋元时期的泉州出发,是一个广袤的海上世界。
制图/吴玖洋、莫奈
“向海而生”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加旺盛的民间信仰,求神问佛构成了闽南人的日常生活,这里保存了中国最浓郁的宗教氛围与最炽热的民俗节庆。
炸佛,闽南人的节庆或民俗活动总是很热闹。
摄影/陈英杰
哪怕在因疫情而被大大削弱的种种节庆传统中,极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送王船(有“送瘟神”之意)热度不减,在疫情中,人们更希望赶紧送走“瘟神”。
送王船,火光中把不好的事都送走。
摄影/蔡昊
在闽南,“传统”和“前卫”是毫不违和的二元属性。
这里有红砖厝这样的传统民居,也有番仔楼这样的中西合璧。数以百万计的移民乘风破浪、远走他乡,其毕生心愿却是落叶归根、造福桑梓。
龙海角美东美村曾氏番仔楼。
旧时,闽南人称漂洋过海到异地谋生为“过番”,
“过番”的人回到家乡就成了“番仔”,
所建洋楼被称为“番仔楼”。
摄影/李晋泰
莆仙的元宵节有多魔幻?
夹在几大文化区之间,以莆田、仙游为主的莆仙地区有独特的莆仙话和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
北岸蒋山村,安静的海滩,涌动的财富。
摄影/蔡昊
坐拥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兴化平原,莆田也许是福建最“中原”的区域之一:莆田人筑堤、建塘、修陂、开田,将滨海的盐卤湿地改造为良田,创造了中国最古老、最伟大的“填海造城”工程之一。
夕阳下的莆田城景,木兰溪穿城而过。
摄影/蔡昊
有了农耕传统,莆田人进而走上科举之路,以福建最小的面积,创造了最强大的科举神话:在整个科举时期,莆田县(今莆田市区)的进士数量超过1700人,仙游县的进士数量超过700人,莆仙地区以2400余名进士、13名状元(含2名武状元)的傲人成绩冠绝全闽。
不仅如此,莆田人还把信仰、民俗、经商这些技能树通通点满,成为“清新福建”里最魔幻的存在。
莆田美术工业城。
摄影/雾雨川
湄洲渔女林默在千年的传奇演变中成为所有华人的海上保护神,历朝历代褒封不断,最终收获36次42字的漫长封号,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传播范围最广阔的信仰之一,在世界各地拥有6000座妈祖庙和2亿信众。
漳州海澄天后宫内的妈祖像和守护她的神将。
摄影/张律堂,选自《地道风物·闽南》
但莆田的魔幻之处,绝不仅仅在于这里是妈祖信仰的原乡,也在于这里是田公元帅、陈文龙、梅妃等民间信仰蓬勃发展的舞台。
那些修建过陂塘河渠的吴兴、钱四娘、林从世、李宏,生前是精卫填海的水利专家,死后全被请入神祠,成为镇守一方的本土神明。
女士们盛装参加妈祖巡香活动。
摄影/陈英杰
的确,莆田的特产最为特别,这里盛产各种神祇,这里诞生各种节庆活动。
莆田的元宵,
成为中国最能担当“狂欢节”一词的节日,
从正月初三开始,
各种盛大、热闹也不乏诡谲意味的狂热庆典
便在莆仙大地上渐次拉开帷幕。
莆田热闹的元宵活动。
上图为元宵出游队伍,下图为九鲤舞。
摄影/蔡昊
浦口宫主殿内,会搭起高大的桔塔,
而在涵江延宁宫,则是搭起高大的蔗塔;
浦口宫搭桔塔与延宁宫搭蔗塔。
摄影/蔡昊
初九平海城隍庙要抬神巡游,
初十到十四有隆重的妈祖金身巡安;
摆棕轿,表达“新年火旺旺”的愿望。
摄影/装呆鱼
十五有热闹的摆棕轿和砂花迎神,
十八的南日岛上有匪夷所思的抬神冲海;
抬神冲海。
摄影/装呆鱼
十九的莆禧古城内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僮身刀梯,
廿四的下江头则是更有血腥意味的起乩请神。
莆禧古城爬刀梯。
摄影/蔡昊
这场盛大的、持续近一个月的狂欢,直到正月廿九在文峰宫内举办妈祖尾暝灯才抵达尾声。这份久远、深刻的民俗记忆,几乎始终伴随着莆田人的生活,做岁、元宵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
而莆田最广为人熟知的还是这里的经商传统,中国民营医疗行业的85%、木材市场近70%、金银珠宝行业的60%、油画出口的三分之一,都由莆商贡献。
闽北,福建的山水之源
武夷山是福建的靠山,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而闽北的核心正是由武夷山和闽江构成。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
黄岗山海拔2160.8米,为大陆东南第一峰。
图/视觉中国
闽北是福建之源,不仅是山水意义上的,也是文化意义上的:“福建”二字,就是取福州、建州之名而来。
闽北地处武夷山脉的怀抱之中,历来就是“闽道更比蜀道难”的吐槽大会现场。
中原和闽地之间重山阻隔,山路难行。
图/视觉中国
但历史上从北方中原进入福建的交通要道,仍然都要经过闽北:一条由抚州经杉关到邵武,一条由铅山经分水关到崇安,一条由江山经仙霞关到浦城。
三条入闽古道皆指向了闽江的上源,邵武有富屯溪,崇安有崇阳溪,浦城有南浦溪。水陆转换之后,才能直下滨海的盆地与平原。
闽江穿南平而过,是福建最主要的河流。
图/视觉中国
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闽北就是汉文化进入福建的第一站。
城村汉城遗址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早期城址,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县、郡建制也都与闽北有关。
南平城村汉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
图1/视觉中国,图2摄影/LUKE
到了宋代,福建本土的第一大儒朱熹在闽北讲学办学,建州成为南宋理学的研究中心,有了“闽浙反为天地之中”的气象。
尽管交通艰难,闽北人最热衷修桥开路,把许多中国特产送到了世界各地——武夷山出产的乌龙茶,沿着万里茶道直达恰克图,从此转销欧洲。
武夷山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图/视觉中国
建窑出产的黑瓷则顺江而下,连贯起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各国,建盏号称“宋代第一茶器”,其中的“曜变天目碗”更是备受日本人的喜爱,“碗中宇宙”成为无上神品。
全球客家人的老家在闽西
闽西的地理环境最为闭塞,武夷山脉在这里成为闽江、赣江、韩江的分水岭。
初溪土楼群,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卢鸣浪
南来的北方移民在翻山越岭后进入闽地深山的庇护,位于闽赣交界处的宁化石壁村,成为客家人进入福建后最早的集散中心。
大量的外来移民也使闽西成为福建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之一。
圆形土楼的巅峰,就是著名的“土楼之王”二宜楼。
绘/李乾朗,图/《地道风物·闽南》,制图/吴玖洋
因此,这里发展出的土楼、土堡,成为最有战斗力、最富有防御属性的民居建筑,厚重的土石墙、高耸的碉堡、密集的射击孔……共同组成了“闲人止步”的严厉警告。
安贞堡,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
摄影/卢鸣浪
而那些移民至此的客家人也从未停止搬家的步伐,他们继续从闽西出发,不仅移民至云贵川渝,更有人远走南洋、西洋,石壁村被称为“客家祖地”,成为全球8000万客家人的精神故乡。
沙县井后村,82岁的关春基在自家老宅里晾晒萝卜干、菜干、辣椒等。
图/视觉中国
从不安分的不仅是客家人,还有沙县小吃。
1990年代的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了小城沙县,“逃会”的沙县人最早前往福州、厦门等地,正好迎合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低价、美味的快餐的强烈需求。于是在短短几年内,沙县人靠着一碟拌面、一碗扁肉,将沙县小吃开到了全国各地。
拌面和扁肉堪称沙县小吃黄金搭档。
摄影/李艺爽
从古代到近现代,福建人背靠“八闽之地”,面向大洋,“战斗力”爆表。
福建简称“闽”,“闽”字中的“虫”,有人认为是老虎,有人认为是大蛇,但无论如何,这两种极富战斗力与生命力的动物,恰恰是本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反映,也成为福建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图腾。
福建人从小就对家乡的民俗活动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摄影/城市穿梭客
划着小舟的南岛语族可以占据大半个太平洋,郑和的船队可以穿越印度洋抵达东非,福建移民走遍全世界,却从不忘记将故乡的名字写在族谱的封面,刻在家门或墓碑的额头。
无论走到哪里,福建人总会牵挂着家乡的一屋一瓦、一草一木。
摄影/李琼
历史与地理的两大脉络,将福建塑造为“保守”与“冒险”的迷人混合体。在这种混沌感背后,是共通的“战斗力”属性:福建人在内建设家园、维系古老传统,向外闯荡世界、开拓遍及全球的商业版图。
福建,很猛!
福建长汀,人们抬着关公像闹春田。
摄影/卢鸣浪
文 | LUKE、ZXZ
文字编辑 | ZXZ
图片编辑 | 奈福
地图编辑 | 孙璐
设计 | 吴玖洋
文章头图 | 城市穿梭客
封图 | 城市穿梭客
参考资料
《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 年)》,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