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蔬菜开始走跌
10月份,受北方天气恶劣的影响,蔬菜供应明显减少,使得不少蔬菜迎来了大涨。如菠菜零售12-15元一斤,茼蒿10-12元一斤,青菜8元一斤,苦瓜、丝瓜7-8元左右,西兰花10元一斤,杏鲍菇9元一斤。
可以说,这次菜价的上涨,使得很多叶菜类蔬菜涨至6元以上,目前还算便宜的要数土豆、洋葱、大白菜了。不过一棵白菜动辄10-15元,很多人也抱怨太贵了,而像黄瓜更是涨至6元以上。
难道菜价将一直高涨?其实并不然,商务部及时给出了调控政策,要求各地政府投放储备蔬菜,而随着储备菜进入市场,再加上11月份开始,南方蔬菜迎来了上市,因此近日菜价开始了一波下滑。
在北京多个市场中,前期涨幅较大的叶菜类,其价格相比一周前跌了50%,如菠菜回落到8元一斤,油麦菜6元一斤,黄瓜4元一斤,苦瓜6元一斤。随着菜价走跌,大家的购买需求多了起来,预计11月份开始,蔬菜将会回归正常水平。
在笔者的家乡,蔬菜也明显下滑,如菠菜7.5元一斤,青菜4元一斤,番茄3.5元一斤,土豆1.5元一斤,洋葱1.6元一斤。可见,高价蔬菜已开始远离,今后人们饮食压力也会减轻。
02、猪肉、蛋价走跌
10月下旬,受菜价走高的带动,市场上的猪肉、鸡蛋价格均有所上涨,这也造成不少人连肉都舍不得买了。不过从近日来看,猪肉、蛋价行情均有所下滑。
先说猪肉,10月初时,多地猪肉跌至7-8元一斤,记得当时许昌猪肉3.98元引来网友热议,而东北猪肉也普遍跌至5-6元一斤。不过10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北方普遍涨至12-13元一斤,南方涨至15-17元。
但肉价的走高,也抑制了消费需求,大家的购买意愿走跌,白条猪交易量不高,其价格下滑,零售价也因此跌了1-2元。相信接下来肉价还会继续走跌,早日跌到10元左右。
鸡蛋也是如此,10月初时鸡蛋批发价跌至3.9元一斤,这个价格蛋农只能刚保本,市场零售也不过4.3-4.5元一斤。但自从菜价上涨后,鸡蛋成为了主要替代品,其市场需求增多,但今年的库存供应不多,鸡蛋价格也一路上扬。
到了10月末时,鸡蛋批发均价就已涨至5.2元一斤,零售价也因此而涨至5.7-6.3元一斤,不少大城市的蛋价涨破6元,很多人为此抱怨。
不过随着调控的进行,蛋价明显走跌,笔者今天去购买鸡蛋,发现蛋价已回落到5.5-5.8元一斤,也有网友反馈,超市促销,鸡蛋一斤只要5.2元。
03、鱼价普跌2元
受菜价上涨的原因,10月中下旬开始,鱼价也迎来了走高,特别是生鱼均价已涨至13元,市场零售也涨至18元左右;牛蛙行情也从5元一斤涨至7.5-8元一斤,不少人感慨鱼价终于涨了。
然而,近期不少人发现,鱼价普跌了2元左右。如鳜鱼就是如此,1.7斤规格的塘口价为30-30.5元/斤;1.5规格的29-30元/斤;1.3规格的为28-29元/斤;1.2规格的为26-27元/斤。
鳜鱼之所以下滑,一方面是珠三角市场已“烂市”,消费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北方交通受阻,鳜鱼难以买卖。
加州鲈也明显走跌,如8两规格的为11.5元/斤,周环比跌了2元;7两的11元一斤,周环比跌了1元;6两规格的为10-10.5元,周环比跌了0.5元。鱼价的下滑,主因是新一轮防控开始,各地交通受限,鱼价明显走跌。
生鱼价格也是如此,2斤上规格的9.8-10.4元/斤,周环比跌了5毛;2斤下的6.7-7元一斤;2斤上8成的10.5-11元一斤,周环比跌了3毛。
鱼价的走跌,除了销量下滑外,和近期多省交通管制有关,鱼的走货量减少,其价格自然无法持续走高。
04、大闸蟹也走跌
今年的大闸蟹整体行情不是太好,从“双节”上市之初就没有上涨多少。而如今已是11月初,按理说大闸蟹已真正进入成熟期,其食用口感美味可口,但其销量、价格均走跌。
宁波一零售商老张表示,今年大闸蟹的价格便宜了30%,其销量也比往年少了40%。老张表示,自己实在是弄不清为什么。
从产地价来看,兴化产区的3.5两母蟹,“双节”期间能卖出90元/斤,但节后行情就回落到70元/斤,而如今价格又跌至60元/斤,也就是说跌了10元左右;4两公蟹也从40元跌至28元一斤。
其实大闸蟹走跌,首先是今年的产量明显偏高,市场供应量多,但很多人的腰包不是太鼓,消费需求不大,以至于河蟹持续走跌。
对消费者而言,随着“菜篮子”的下滑,大家的购买成本有所下滑,今后的日常开支也会因此而减少。相信在官方的调控下,要不了多久物价就会恢复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