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耿诺
为了在规划建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市规划国土委18日出台11项政策文件多箭齐发。就在优化营商环境一揽子政策刚发布的第二天下午两点,位于南礼士路60号的规土委中的最大一间会议室变成大课堂。60家设计单位和150位设计项目负责人来到课堂上,由政策制定、执行的各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讲解新政。无论是新政、还是这种立即讲解的行动,都让相关企业和机构“点赞”。
送出8个“大礼包”
改革全过程有人盯着
在昨日的宣讲会上,原本管审批的相关负责人轮流站在讲台前,一条条解析新政涵盖的具体措施。
“我们向企业送出8个政策大礼包,针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进行了大力改革。”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新建扩建项目从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开始办理的时间,由原来的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到44个工作日,压缩了三分之二左右的审批时间。
政策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果?有“第三方”帮忙监督。
在距离宣讲现场1700公里之外,高级研究员熊英子也通过微信视频盯着这场会。熊英子就职于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在新政制定之初,这所从2015年成立,就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为贵州省、福建省厦门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地进行过评估的研究中心,全程介入北京系列新政的监督和评估。
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这家中心全过程介入进行第三方评估。熊英子用“直接地、近距离地感受到改革脉搏的有力跳动”来形容北京这次营商环境优化系列政策。“北京市这次真的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对标国际标准进行了审批流程的自我革命。”她说,在办理手续过程中,企业都会有时间长、手续多、材料多和部门多“一长三多”的感受,新政能切实解决这些痛点,为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施工图实施多审合一
建设单位“只进一扇门”
通过评估对比,第三方机构认为北京的新政非常接地气,那么对于企业来说,这份“大礼包”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吗?
在昨天的宣讲现场,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当起了“小学生”,足足做了好几页笔记。“招投标固然有好处,但是周期较长。”郑实说,新政“从追求形式到追求品质,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个很好的响应”。
特意赶来听宣讲的,还有中设建科(北京)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宗宝。这位在审图领域的资深专家,为组合新政点了赞,“对建设单位来说,环节少了,时间省了,项目推进更顺畅了。”他说,以前一个项目的施工图从审查申报到正式施工,建设单位要跑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报备,设计单位也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审查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多次修改。
以一栋20层的住宅为例,完成施工图审查和人防、消防审核耗时两个月左右,重复审查和意见矛盾造成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大量时间和成本浪费。而按照新政,将实现“一套标准、一家机构、一次审查、一个结果、多方监督”的改革目标。
未来,本市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施工图审查不再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要件,审查时限由45个工作日缩短到15个工作日。
“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综合审查机构还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和资历的审查人员,政府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相关负责人说。
从许可管理转向信用管理
企业一处失信将处处受限
时间缩短、审批并联……在政府部门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如何保证设计施工质量?
一套“北京市设计行业信用管理工作机制”即将建立。这也是昨天讲堂上着重宣讲的内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套机制下,信用评价将成为行业管理的主要方式。“我们会对专业服务能力强和水平高的中介机构定期向社会进行推送,对于专业服务能力差或水平低的中介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直至取消服务资格。”相关负责人称。
也就是说,政府将通过多渠道,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市场环境,引导行业单位诚信自律经营。
(原标题:施工图多审合一 企业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