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三十八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作品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集中展出,中小学生创客汇聚一堂,展示创新成果。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京报网讯(记者 任敏)学校博物馆里一份雷击石的标本,激发了高中生王佳琦的灵感,她和同学设计实验尝试人工引雷制造雷击石。今天,她将和其他9名“小科学家”在市科协、市科委等联合主办的第3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现场,获颁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扎马尾辫、戴黑框眼镜的王佳琦萌萌的,是人大附中高三学生。她坦言,自己并非资深科技迷,自小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平日里好奇心比较重,而促使她参加科技赛事的,恰恰是这份难得的好奇心。
初中时,因为研究面对雾霾“关窗到底有没有效果”,王佳琦就获得当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上高中后,一次参观学校博物馆,让她见识到雷击石(又名闪电熔岩)。这块雷击石是长约10厘米的中空管状岩石,内壁光滑,外壁吸附了砂砾,有些粗糙。这个岩石是怎么形成的?能复制吗?好奇心再次驱使她动手试试。
她和同学组队推出《雷击石的鉴别与人工合成尝试》研究课题,在校内外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分析雷击石物理、化学特征,并提出鉴别方法。2016年7月,他们还来到中科院位于山东沾化的一个气象观测站,做人工引雷制作雷击石的实验,当雷电来时,向空中发射火箭,火箭下面坠有铜线,将雷电引至地面的石英砂池,尝试引雷击石。遗憾的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实验未能成功,但是,实验方案和设备被证明合理可行。这个项目助她获得北京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斩获“市长奖”。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旨在奖励在科学研究上有突出成绩且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最高荣誉。
除了王佳琦,还有9名中学生荣获今年“市长奖”。其中北京汇文中学刘卓楷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的研究项目是《星云还是星系?关于旋涡星系周围天体的研讨》,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共耀星云”的相关提法,并为天文爱好者利用业余望远镜确定搜寻矮星系的目标天区提供了经验。
获奖名单
姓名 学校
王佳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王楚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朱国文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刘卓楷 北京汇文中学
李镇尧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张及晨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陈廷翰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姜睿曦 北京市第二中学
贺婉卓 北京市第八中学
耿逸芃 北京市第四中学
200多个青少年科创项目展出
本报讯(记者 任敏)今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30万名青少年参加,各区报送参赛的初评作品达1992项。昨天,大赛遴选的192个国内项目、33个国际学生项目以及16个辅导员项目参加终评展示。
北京市回民学校初一学生王恩泽设计的作品是“共享单车集体智能停放系统”。共享单车如何科学摆放?一次,看到街头的烤肉机滚动烤肉时,王恩泽获得灵感,何不把烤肉换成自行车?他设计的智能立体停车架模型共有五层,每层十个停车位,叠放了50辆自行车模型。骑行者想要停车,利用手机软件或者车位旁的按钮,把空位遥控到地面,就可以将自行车放入托架,托架上有长托盘和固定卡扣锁,可以防止自行车坠落。
中学生设计的鱼缸智能控制系统、防顶撞车辆的智能升降柱、自定义取物机器人、智键鼠切换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也亮相展览。
(原标题:高中女孩引雷击石获市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