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专业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样的飞机新鲜事!
马援的飞机模型展示柜
我毕业于航空航天理工院校,虽然阴差阳错地没有成为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师,但依然以其他的方式继续着自己对飞行的挚爱。在网络空间,我通过“海上飞行家”社交媒体账号与大家分享各种与飞行有关的趣事;同时,我还是一位疯狂的民航飞机模型收藏者。
马援与他的飞机模型。(陶冉/摄)
“入坑”
我最初接触飞机模型始于塑料拼装模型。初中的时候,从一盒不知名品牌的1/72比例战斗机模型开始,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把一堆零件组装成缩小版飞机的乐趣。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在大学地下室的社团活动区里,有摇滚乐队制造噪声,而我和同好们则一边制作模型一边制造“毒气”(那时的胶水、油漆都有刺激性气味)。
上班之后,失去了制作拼装模型的空间和氛围,但我还是偶尔会买几盒回来,开盒欣赏后就放入储物柜,并不会动手。在模型圈子里,这个过程就叫“堆积”,算是一种无奈的行为。不久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把我带入了模型收藏的一片新天地。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航空专业媒体做记者,有机会出席很多飞机厂商的发布活动。一次,我获赠了一架小小的1/400比例的民用飞机模型。当时倒并不是很在意,对于习惯了1/72比例拼装模型的我来说,这个不到10厘米长的模型尺寸太小,也没有什么细节。不过,小也有小的好处,就是方便陈列。于是这架小飞机便被摆在了我的办公桌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收获了另一家厂商的一架1/400比例的飞机模型,于是也把它摆在了办公桌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这样出现了!当两架相同比例的飞机摆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们各自在设计上的不同特点,比如不同的驾驶舱舷窗形状、不同的发动机短舱形状、不同的翼梢设备等,相关的航空历史也好像在脑海中重演了一遍。
此时,我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费钱)的结论:这种模型,很有意思!就这样,我跳入了1/400比例合金民航飞机的收藏“大坑”。我最初的想法是,每个机型的模型就收一架吧,各大制造商的飞机基本凑全就好,但这个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美航与荷航机队模型
大概两千架?
为了呼应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个民航业故事,一架架模型被我通过淘宝甚至海外代购“请”回了家。几年间,我的模型机队达到了成百上千的规模。为了可以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收藏,我还买了专门的展示柜,按照不同的主题把模型陈列起来。
现在,对于“你有多少模型?”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一脸迷糊:“大概2000架吧,没数过。”2000架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了,相比之下,中国当前的民航机队规模也不到4000架,这让我恍惚间有一种自己一人就超越了中国四大航空集团的美妙错觉。模型机队的快速扩张,背后的原因在于我总能找到很好的理由或者借口。
我最感兴趣的模型题材是飞机制造厂的原厂涂装,因为这些飞机非常好地展示了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体而言,越先进的飞机越漂亮,外形更有流线感,比如波音787。
另外,一些特定航空公司的模型收藏也很有意思。比如美国航空,他们运营过从波音707到787的全系列波音喷气式客机;比如荷兰航空,他们运营过从DC-2到MD-11的全系列道格拉斯量产型客机;比如美国联合航空,他们是第一家同时运营三种787机型的航空公司;比如阿联酋航空,他们运营过所有六种型号的777飞机。
航天飞机系列模型
中国民航的机型同样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题材,从早期的DC-3、“子爵”号一直到民航政企分开改革前的波音747、757和767,机身涂装简洁,垂尾上都刷着醒目的大尺寸国旗;现在的四大航空集团和各家地方航空公司则运营着多元化的年轻机队,囊括各种先进机型,其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彩绘机,例如海航“功夫熊猫”787系列、国航“微笑中国”和“中法建交50周年”777等。从飞机模型上,你就能感受到新中国民航7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飞机模型还可以用来还原一些航空业的盛况,比如2016年波音公司百年大庆时,在波音机场上用全系列波音喷气式飞机组成了一个非常震撼的队列,而这一场景在我的展示柜中就得到了重现。
说起我最喜欢的机型,还是波音747。这款在50年前首飞的飞机真正地改变了航空业,让人们进入了宽体飞机时代。在后续的发展中,它又通过不断集成最新技术始终飞翔在时代的前列。747独特的前机身凸起使其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民航飞机,让整体机身曲线显得优雅无比。另外历史上很多747用户还给这款被称作“空中女王”的机型设计了绚烂多彩的涂装,让经典更加经典。虽然没有严格统计,但我很确定747是我收藏数量最大的机型。
早期中国民航机队模型
相处之道
我家的起居室几乎完全没有“墙”的空间,因为都被放上了模型展示柜,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但收藏这件事,也是有苦有乐。
由于柜子无法完全密封,时间长了模型就会落灰,所以“擦飞机”便成了我闲暇时光里的一项必修课。把飞机模型从柜子里搬进搬出时产生的磕碰,总是让人心头一紧。
淘到了自己心仪的模型让人开心,但巨大的保有量有时也会带来问题。上次我搬家,房东催着收房,我用两天两夜时间把上千架模型全部放回到包装盒里打包,最后都快累崩溃了。到了新家,把所有模型再拆盒陈列起来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还好最终的陈列效果挺让人满意的,也不算白辛苦了。
我的另一个挑战是,需要在自己的三只猫和2000架模型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既要防止猫好奇去拨弄损坏模型,也要防止模型的一些细小尖利部件让猫受伤。所以必须要做好猫和模型的隔离工作,哪个都不能伤着。
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马援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马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