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北京医改一周年 基层就诊患者增加1200万人次

发布者:王书
导读    医改一年,效果如何?昨天,本市发布“医改成绩单”:完成门急诊量2.1亿人次,390万出院病人治疗有序;基层诊疗人次净增1200余万人次;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减少0.7天……“总体平稳有序,变化积极,符合预期,反响良好。”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给出评语。门急诊量三级医院降 基层医院增医事服务费分层定价、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以及医联体建设,极大促进了分级诊疗。改革一年来,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

    医改一年,效果如何?昨天,本市发布“医改成绩单”:完成门急诊量2.1亿人次,390万出院病人治疗有序;基层诊疗人次净增1200余万人次;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减少0.7天……“总体平稳有序,变化积极,符合预期,反响良好。”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给出评语。

  门急诊量

  三级医院降 基层医院增

  医事服务费分层定价、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以及医联体建设,极大促进了分级诊疗。

  改革一年来,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累计达到近8000万人次,比上一年净增1200余万人次,增长了16.1%,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5%至30%左右。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扭转了十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得到缓解。

  医院副主任、主任医师的门急诊人次分别减少9.7%和25.5%,患者选择专家看病更加理性,看专家难的问题有所缓解,有限的专家名医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危重急难患者,医患沟通交流时间得以延长。

  在门急诊患者向基层机构分流的同时,住院医疗服务向三级医院集中。改革一年来,三级医院出院量达320万人次,增长2.7%;平均住院日8.6天,与上一年相比减少0.7天,三级医院的住院服务优势更加明显。

  医药费用

  一年节省60多亿元

  新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已开始有效发挥作用。公立医疗机构依赖药品收入的旧补偿机制不复存在。

  新设立的医事服务费在改革启动后的第四周即可置换原来的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收入。医疗机构收入在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结构得以优化,含金量提高。与改革前相比,医疗机构可支配收入总体上趋势良好,新的补偿机制有效支持了医疗机构平稳运行。

  一年来,医药费用增幅下降。全市医药费用仅增长5%左右,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最低年份。医疗机构已累计节省医药费用60多亿元。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624亿元,节省药品费用55.1亿元,仅药品阳光采购一项措施就使得药价整体下降8.8%。全市二三级医院药占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

  医保救助

  减少个人负担近6千万元

  本市将符合规定的435项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打通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差异。针对性地实施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按床日定额付费的改革办法,减轻特殊人群的负担,城乡医疗保险患者个人负担总体平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为例,截至今年4月7日,医保基金增加专项支出22.8亿元,减少个人负担近6千万元。

  困难群众也得到有效救助。社会救助对象的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门诊救助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000元调整到6000元,住院救助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万元调整到6万元;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75%调整到85%,全年救助封顶线从8万元调整到12万元。社会救助对象门诊、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政策范围内人均负担均减少了30%左右。

  本市各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取得成效。推进预约就诊服务,使预约就诊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加强院内层级就诊转诊,知名专家团队服务已达113个。

  全市26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方式,对60岁以上老年人减免医事服务费2665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可使用105种常用药品,开出“两个月药品长处方”4万余张,为患者节约就医成本。

  热点回应

  社区医院如何吸引患者?

  雷海潮:使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持久开展,还得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的能力。

  目前社区医疗机构诊疗人数不断增多,未来会考虑根据居民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一定的康复、长期护理床位。

  我们还要培养更多儿科专业的毕业生,到2020年,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要有一名能够开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医生。

  社区药品不足怎么破?

  雷海潮:目前有患者反映有的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不到,这主要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空间有限,同时对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分流到基层的患者用药特点还需要进一步摸索经验,优化药品配置。同时探索和推进社区医疗机构药房管理模式的创新。

  长处方病种会否扩大?

  雷海潮:今年本市将研究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处方病种和适时调整长处方用药目录,真正把用药的需求和就诊的需求解决在基层。

  检查怎样少跑路?

  雷海潮:未来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能力,比如正在考虑建立检验、病理、影像、心电图等会诊或诊断中心。通过互联网+医疗技术,实现患者在基层完成相应的检查,然后把有关的信息资料传输到二、三级医院完成诊断,保障和提升患者在社区基层的就诊质量。

  医改进展

  20%专家号优先留社区

  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透露,下一步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在社区能看得上病,拿得到药,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本市将继续加大基层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引进一批紧缺人才,充实基层医疗服务一线的力量。发挥医联体手拉手的作用,把大医院20%的专家号源优先留给社区医疗机构,作为预约转诊的重要渠道。未来本市医联体内二级、三级医院预约号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并倾斜,2020年实现按需定向转诊预约。同时鼓励引导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出诊,提高基层药品的保障能力。

  本市将继续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还将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机制,进一步压缩药品耗材价格虚高的空间;完善监管机制,推进医疗行为全程监管机制建设,推进各医院药品耗材的价格情况、次均费用和用药情况的信息公开。

  医改新事

  世纪坛医院 在社区开设专症门诊

  医改后,世纪坛医院在社区开设专症门诊,吸引大量患者。例如复兴门社区站的腰腿痛门诊,戎晖门诊部、莲花池社区站的便秘门诊;医联体理事单位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咳嗽门诊。

  “这些门诊的需求量很高,我们医院每周都会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出诊。”世纪坛医院院长徐建立透露,医院还组织专家下社区,在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查房、带教和开展健康讲座。据统计,去年专家共计到基层出诊1517次,查房156次,会诊286次。“居民在社区就享受到了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实现了高水平就医连续性。”徐建立说。

  宣武医院 减少不合理药费315.7万元

  医改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利益,宣武医院采取了处方审核前置系统,扩大了处方审核范围。一年来,通过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监测,以及处方/医嘱前置审核系统的实施,为患者减少不合理药费315.7万元,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0多元,次均药费同比下降100元,出院患者的例均药费同比降低了25.19%。

  北医三院 药占比较上一年降14.7%

  医改以来,北医三院推出一系列举措控制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以及卫生材料费用的增幅,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例如药品管理方面,医院通过循证学依据设立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结合抗菌药物、肿瘤治疗药物、辅助类药物的专项管理,通过指导合理用药,进一步降低了药占比。该院2017年药占比为32.39%,较上一年下降了14.7%。

  朝阳医院

  拍片在社区

  诊断在三甲

  医改中,朝阳医院成立了本市首个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患者就近在社区医院“拍片”,朝阳医院放射科的专家会通过互联网,远程阅片并及时完成诊断报告。 目前,该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可为朝阳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放射诊断报告。

(原标题:基层就诊患者增1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