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小故事
古时候,有位叫杜仲的大夫,一天他进山采药,偶尔看见一棵树的树皮里有像“筋”一样的多条白丝“筋骨”。他想人若吃了这“筋骨”,会像树一样筋骨强健吗?于是,下决心尝试。几天后,不仅无不良反应,反而自觉精神抖擞,腰、腿也轻松了,他又服用一段时间后,结果奇迹出现了,不仅身轻体健,头发乌黑,而且得道成了仙人。人们知道了这种植物后,把它叫“思仙”、“思仲”,后来就干脆将它唤作“杜仲”。
杜仲小百科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本草汇言》中记载:“凡下焦之虑,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温而补,入肝、肾经,药力颇强。善温补肝肾而强筋健骨、安胎,兼降血压。既为治肾虚腰膝酸软或筋骨无力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病症】
1、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
2、肝肾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高血压属肝肾亏虚者。
【用法与用量】6~10g。炒用疗效较生用为佳。
【使用注意】本品性温,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产地】主产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4~6月剥取栽培近十年的树皮,趁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严密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好坏鉴别】
杜仲: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内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
好的杜仲具有的特点如下:
1、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7mm。
2、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的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列皮孔,饮片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内表面光滑,暗紫色。
3、质地脆且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
伪品—红杜仲:为为夹竹桃科植物藤杜仲或毛杜仲、红杜仲的树皮,药材较薄,外表面黄褐色,内表面黄棕色或红褐色,断面有银白色胶丝,但胶丝较少。
伪品—黄皮杜仲: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或云南卫矛等的树皮,又称土杜仲,外表面灰色或灰褐色,内表面淡黄色,折断面有少量白色绞丝,易拉断
【现代药理研究】
杜仲主要含有木质素类化合物,如双环氧木质素类、单环氧木质素类,新木质素类和倍半木质素类等,并含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如杜仲甙、京尼平甙、桃叶珊瑚甙等)、苯丙素类(如绿原酸、绿原酸甲酯、咖啡酸、松柏甙、香草酸等)、杜仲多糖、黄酮类及氨基酸类、抗真菌蛋白、挥发性成分、脂肪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心血管功能调节、抗衰老、骨细胞增值、抗肿瘤、抗菌消炎、利尿等作用。
【临床配伍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下肢痿软及阳痿,尿频等症:杜仲常配补骨脂、胡桃肉治腰痛脚弱,能补肝肾, 强筋骨, 暖下元,如《局方》青娥丸;治阳萎尿频, 可与山萸肉、菟丝子、覆盆子等同用。
2、用于肝肾亏虚,下无虚冷的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习惯性流产等。杜仲能补肝肾,调冲任,固经安胎。治胎动腰痛如坠, 可配续断研末, 枣肉为丸服, 即《证治准绳》杜仲丸。亦可配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同用。对老人肾虚而又血压高者, 可与淫羊茬、桑寄生、怀牛膝等同用;若肝阳肝火偏无者,可配夏枯草、菊花、黄芩等同用。
杜仲食疗方
1、杜仲猪腰汤:杜仲15g、猪腰1只;猪腰剖开洗净,与杜仲一同入锅,如常法熬汤。能补肾助阳,可治肾虚腰背酸痛,腿膝软弱,小便频数。
2、杜仲煲猪尾:续断30g、杜仲30g,猪尾1-2条;猪尾洗净斩断,与续断、杜仲入砂锅或者瓦罐,煲煮1-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能温肾壮阳,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腿软无力,行走不利。注:供2~3人用。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进入康美中药网官网,查询中药材价格涨跌、行情趋势、市场分析等。如果您对以上文章观点有疑问,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