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较多的区域之一,例如:中华鲟、鲥鱼、鳤鱼、鯮鱼等稀缺生物,都是长江比较常见的物种。不过,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长江生物种群在逐步减少了,并且“基因库”告急。所以,保护长江是“必然的趋势”,这不,2021年就是长江保护的“开局之年”,并且我们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例如:南京今年出现大规模江豚群,这都是保护长江取得的成果。而在长江之中,有一种非常罕见的鱼类,很多人可能“只闻其声,未见其身”,那就是——长江刀鱼。这种鱼在市场上价格非常的贵,虽然有人工养殖,但是依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根本是看不到的,因为养殖基本上是非常困难,没有技术就是亏本,很容易上死。
这不,在2021年的长江调查过程之中,发现了长江刀鱼,还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因为真的太罕见了。
长颌鲚
长江刀鱼我们又称之为“长颌鲚”,也称之为长江刀鲚、刀鲚、毛花鱼、野毛鱼、梅鲚等等,在2021年长江生物调查过程之中,我国在长江干流中游嘉鱼江段(嘉鱼段)发现过一次长颌鲚,并且仅此1尾,所以相当罕见。而且这次的发现,也是该区域时隔30年首次发现的长颌鲚。
长颌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但是,由于长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度地捕捞等等,导致了该物种的减少,甚至“枯竭”。不过,对于长江流域来说,捕捞的问题是最严重的,除了我们说的长颌鲚被过度捕捞之外,其他的鱼也是一样的。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了不足10万吨,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可以想象,任何一次的捕捞活动都可能带来影响,任何一种生物都可能在捕捞的过程之中被破坏,长颌鲚也就是其中的一种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长江的老渔民来说,可能还能够捕获三四十斤的鱼,甚至还有100多斤的鱼,这会儿呢?估计一二十斤的鱼都非常难发现了。
所以,整个长江的鱼类都减少了,真的就如很多人点评的那样——再不保护,中国人将无鱼可吃。
1斤长颌鲚8000多元!长江中为何这么少?
长颌鲚是一种生长十分缓慢的物种,并且寿命也不长,一般只有4~5冬龄,最大个体不超过6冬龄,成鱼体长最大个体仅410mm,所以,真的是长得越慢,价格越贵一样?的确,长颌鲚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同时肌肉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活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不过曾经的长颌鲚在长江非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网下去总能捕到1000多斤江刀。其中在2000年,靖江每年的产量都还能达到100吨,然而到了2011年的时候,产量仅10吨,所以快速减少了。11年的时间之中,从年产100吨到10吨,这个跨度真的太大了。
同时,虽然有人工养殖,但是长江刀鱼对养殖环境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人工养殖很难,所以市场根本都没有。长颌鲚的需求太旺盛了,促使了大家的过度捕捞,导致了该物种的减少,这也是为何有钱都难买到,因为太少了。
同时,也引发了这种鱼的价格一直高到离谱,价格一度被炒至8000多元1斤的天价。1斤长颌鲚8000多元,这怕是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的,所以,很多人可能都难以置信。
甚至还有人愿意承担坐牢的风险去捕刀鱼,例如:2021年,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一批非法捕捞、收购刀鱼案件,案件共涉及被告人20余名,涉案刀鱼206.4斤,涉案金额55万元。被告人倪某连等人分别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至五个月拘役并处罚金,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此外还要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0万余元,所以这是典型的例子。
这也说明了,长颌鲚在生活之中的价值的确比较高。不过,话说回来,从上面的案件大家应该也看到了,我国在对长江保护的过程之中,对非法捕获长江任何一种生物的处罚都非常大。所以,大家不要在风尖浪口上去触碰,虽然好吃,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进入到“牢里”。
总结
长颌鲚与鲥鱼与河豚并称“长江三鲜”,在我国许多省份都非常受欢迎。不过,随着长颌鲚的数量减少,“餐桌上”几乎也绝迹了,就算是有人工养殖,也基本上做不到市场的“爆棚”,并且也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养殖,因为太难了。所以长颌鲚无论是人工养殖,还是野外都是非常稀缺的物种。
而随着我国加大对长江的保护,未来还有可能看到“长颌鲚”的恢复,但是短时间来看,要想出现大规模的群体,这个可能性还是较低。连人工养殖都很难突破,别说野生了,在食物链的竞争之下,还要大规模快速地生长出来,这个完全不太可能。这就是大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