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走得过于漫长和艰辛,人们常常会忘记它的起点在哪里,就像航空母舰。
一提起它,中国人最先想到的肯定会是那艘名叫“辽宁舰”的大家伙,但如果说起中国“航母梦”的萌生,多数人大抵一头雾水,问:难道不是从“瓦良格号”出现才有的吗?其实不然。
中国人的“航母梦”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那个时候,世界上的第一艘航母刚刚建成10年而已。
那么,航空母舰和中国的故事是怎样的?中国拥有的第一艘可以下水服役的“辽宁舰”又是如何来到中国?
01,中国人的强国梦:民国即提出计划,实现却用了将近百年
1918年,英国人开始建造他们心目中的航空母舰,并将其命名为“竞技神号”,以此纪念他们的第一艘水上飞机航母。
可由于技术问题,导致工程十分缓慢,直至1923年方才彻底竣工,比日本的“凤翔号”航母晚了一段时间,故而差点儿将“世界第一”名头“让”了出去。
所幸,“竞技神号”的技术比“凤翔号”更接近现代航母通用的新技术,是以世人也普遍认为它理应比“凤翔号”更具“世界第一艘航母”的特性。
“竞技神号”诞生第五年,有关航母的信息传至正处于落后挨打阶段的华夏,时任南京政府海军署长的陈绍宽首次向上级提出建造一艘属于中国的航母构想。
蒋介石同样这般认为,他多次强调:“倘若想要挽回中华民国的权利,则必须发展海军,建立世界第一等海军,让中华成为世界一级海军国度。”
蒋介石打算用15年的时间培养60万吨海军,但这样的计划于当时而言,明显有些“天方夜谭”。
1930年,海军部再次提出建造航空母舰等海军装备的计划,又因为彼时内战不歇、财政困难,造舰计划犹如空中楼阁,只得搁置。
抗日战争爆发,陈绍宽亲眼目睹日本航母的威力,那个“埋藏”在他心头的“奢望”再一次浮现,他极力劝说蒋介石省钱建造20艘航母,蒋介石表示无能为力。
1945年,抗战接近尾声,等待许久的陈绍宽下定决心实现“旧愿”。他拉拢国民政府军部部长、人事厅厅长等人,结合海军当前情况,制定了一份分防计划,并把原本的20艘航母减少为12艘,给予建造期限30年。
不料蒋介石一心与中共“较劲”,根本没心思再去发展海军,致使陈绍宽和中国人的首次“航母梦”就此烟消云散。
新中国成立后,联合国“五常”唯中国没有航母,毛主席曾无限感慨地表示:“我搞了一辈子的政治和军事,最不甘心一事当属至今没见中国航母啊!”
对那时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最渴望的即是中国能够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航母,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希望中国海军可以因为航母而发生质变,让他们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有更足的底气来维护祖国安宁与尊严。
02,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次又一次“挫折”,让徐增平愈加坚定信念
时间慢慢向后推移到1997年,路透社发布一则消息,吸引了一位名叫徐增平的中国人注意。
那篇报道说,有一艘名叫“瓦良格号”的航空母舰由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谈判失败而准备对外出售,它的完工程度接近四分之三,是一艘即将竣工的航母。
徐增平的心瞬间疯狂跳动起来,有一个念头慢慢浮现心底。他当即跑到澳门,注册了一家名叫“创律”的旅游娱乐公司,并对外宣布,他要把“瓦良格号”买下来,改造成一个拥有舞厅、旅馆等综合娱乐项目的海上游玩设施。
徐增平找到华夏证券的邵淳,请他投资,与自己一同完成该“大项目”。一贯在金融海洋中遨游的邵淳立马从徐增平的话中察觉巨大商机,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当年10月,徐增平亲自飞到乌克兰,与“瓦良格号”的总建筑师维尼克见面,近距离参观了那艘“巨船”。
维尼克同意徐增平将航母改成“娱乐船”的想法,但他要求徐增平必须许下承诺,该船不得用于军事用途,并在次年2月前拿到进口许可证,徐增平欣然应允,立马回香港想尽办法将各种手续办理妥当。
1998年1月底,徐增平带着200万美金登上前往基辅的航班。他在大使馆王参赞的帮助下,与乌克兰代表阿斯纳耶夫达成初步交易,以全款180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瓦良格号”。
徐增平先交付了200万美金定金,承诺余下款项将分8次付清,并向阿斯纳耶夫提出购买航母图纸的要求。
阿斯纳耶夫表示图纸是军事机密,不可出售。徐增平反驳没有图纸即不能改装航母。阿斯纳耶夫自知他说得在理,遂短暂思考后,给出200万美金的购买价格。
徐增平心中暗喜,面上则故意露出为难神色,似是极不情愿接受了这个交易。次日徐增平再度登上几乎空空如也的“瓦良格号”查看,要求乌克兰方加派看守人员。
7天后,徐增平没有等来原定的乌克兰方回复,他深知有异,却更加坚定了要把那个“大家伙”拖回华夏的信念。
徐增平故意找到阿斯纳耶夫询问情况,阿斯纳耶夫偷偷告诉他,是美俄日韩越等5国施压了,不许乌克兰私下售卖航母,他们的人正在想办法。
又3天,阿斯纳耶夫通知徐增平,乌克兰方将在3日后公开拍卖那艘航母,且由于时间过短,其余虎视眈眈的国家基本不能办齐相关证件,故而航母归属权一定在徐增平的手上。
徐增平笑了。公开拍卖那天,他果然以原定的2千万美金价格从美日韩澳等国手中“抢”到了“瓦良格号”。
那天晚上,别国监视的飞机一直盘旋在航母附近,获知此讯的徐增平一面要求乌克兰方加强警卫,一面立刻跑到船厂封存全部的航母技术资料。同时,徐增平让随行人员连夜办理出关手续。
第二天早上,天刚刚擦亮,几乎一夜没合眼的徐增平便找到乌克兰方开始商谈图纸移交工作。
他们在当天中午12点左右开始搬运,50吨的全套图纸总共花费大半个下午,方才在戒备森严的警卫护送下成功装入前往中国的货机。
回国后,徐增平发现核心图纸少了几张,无比恼怒地找到阿斯纳耶夫,指责他缺乏诚信。阿斯纳耶夫一头雾水,急忙帮徐增平核查,最后发现是俄方情报人员悄悄取走了它们。
徐增平无奈,只得继续向阿斯纳耶夫施压。多亏“瓦良格号”的船厂厂长是一个厚道的人,瞒着各方,偷偷把备份的图纸交给徐增平,使得50吨完整图纸尽归华夏。
然而,图纸归国不等于说“瓦良格号”同样能顺利来到华夏,因为徐增平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那么多钱款。
他想尽办法,直至2年后的原定交款日期即将到期前20秒,方才奇迹般凑足款项,把那艘停泊在博思普鲁斯海峡2年有余的“瓦格良号”彻底归为己有。
未料,“瓦良格号”的归国路同样无比艰难。土耳其以航母体积过大而要求“瓦良格号”退回黑海,并让徐增平支付巨额拖船及停泊费用。
几乎“赔”了全部身家的徐增平实在借不出那么多钱,只得向祖国求救。祖国出面与土耳其交涉谈判,终于获得“放行”准许。
2002年,“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2个月后,国家以8.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徐增平手中购买“瓦良格号”。
2005年,巨大的航母被拖入大连船厂的船坞,开始接受改装工作;7年后,“瓦良格号”更名“辽宁舰”,交予中国海军使用。
03,一艘航母的诞生:它是中国第一艘服役航母,亦是中国崛起的象征
一艘航母,承载着中国人将近百年的“强国梦”。“辽宁舰”不仅是中国第一艘可以真正服役的航母,也是中国崛起的象征。
正如百年前的人们所希冀的那样,它的出现与成功服役,使得华夏终于跻身于世界航母“俱乐部”中,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质一般飞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和巨大潜力。
同时,“辽宁舰”亦是华夏之国保家卫国的底气,增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综合作战和防卫能力,有效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具有非常深切的实质意义。
但偏偏,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围绕着它及徐增平的争议就不断涌现:有人质疑“辽宁舰”的性能与战斗能力,说它并不值得中国花费如此巨额购买;也有人斥责徐增平的“别有用心”,问他为什么要买回来一个“空壳子”。
实际上,诸如此类的言论纯属“瞎操心”。
其一,中国海军对“辽宁舰”的定位是实验训练舰。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功能仅是实验和训练,基本不会投入战斗。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海军装备方面的研制能力比较落后,在“辽宁舰”以前更是同航母“无缘”,故而“辽宁舰”于我国海军的作用,就是给我方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实物参考,让海军战士们熟悉航母操作与配合。
至于其他,则可期待中国科研力量的新成果。相信中国一定不会令中国人失望,毕竟“山东舰”的出现即是证明。
其二,无论徐增平究竟为了什么而购买“瓦良格号”,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正因他的“先斩后奏”,才有了后来有利于国家的种种。
而且,徐增平“掏空”身家只为“瓦良格号”,也需要承受巨大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就像那句古话所说,他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不是吗?何必对他那般苛责。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