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的诊断
临床中SCH的诊断及监测主要依靠超声检查。SCH的超声图像由Mantoni于1985年首次报道,其超声影像特点是在绒毛膜及子宫壁之间出现半月形、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以及不规则形的积液。绒毛膜下血肿可发生在妊娠的各个阶段,但通常在妊娠12周内行超声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先兆流产的症状就诊行彩超检查发现,也有患者并无阴道流血及腹痛不适,仅在常规彩超检查中发现血肿。国内外常用两种方法来划分血肿严重程度,血肿/孕囊面积比例法和体积比例法。即血肿/孕囊面积<1/3属于轻度,1/3~1/2 者为中度,>2/3 者属于重度。或者采用血肿/孕囊体积比例法进行估计:小于10%、11%~25%、26%~50%、大于50%共四个等级。
妊娠结局影响
SCH是否影响妊娠结局?不同类型血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是否不同?这是许多临床医师及患者都关注的问题。理论来讲,血肿越大且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然而国内外许多学者对SCH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SCH对妊娠结局没有影响。
有作者认为,先兆流产合并SCH增加了保胎失败率,且血肿越大,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率越高。陆洋等 ·2142·万方数据随访分析了293例SCH患者的妊娠结局,认为SCH增加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血肿发生的时间越晚,体积越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也越大,如发生胎膜早破、早产、胎盘黏连,妊高症、胎儿生长受限及母体产后出血的几率升高。也有作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早孕期SCH与妊娠20周以后的不良妊娠结局无关(包括早产、新生儿体质量、妊高症及胎盘早剥等),血肿的大小也与妊娠结局无关。李清等通过对2000—2015年期间有关SCH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提示绒毛膜下血肿患者自然流产概率高于同期的先兆流产患者,但血肿大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尚存在争议。
治疗
SCH在产科人群中并不少见,然而暂无相关指南推出指导治疗。哈佛大学的一项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显示,早期妊娠SCH占孕囊体积≤10%的血肿,其流产率为仅5.8%,并不高于人群总体早期自然流产率。所以对于没有合并先兆流产的微小SCH患者,常以动态观察为主,避免过度治疗。
对于中至大型的SCH患者临床上以减轻症状,促进血肿吸收为治疗目的。常使用孕酮、间苯三酚、硫酸镁等抑制宫缩。对于持续阴道出血的患者使用氨甲环酸止血并检测其感染指标,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研究证明硫辛酸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纠正先兆流产合并SCH患者体内的免疫失衡,促进血肿的吸收,提高妊娠成功率。SCH的发生与母体免疫紊乱及血液高凝状态关系密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取得明显效果。
小结
综上所述,SCH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也存在争议。但对于SCH患者均应密切监测,积极处理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同时积极研究SCH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下上篇完。
文献来源:郭若楠, 王英兰. 绒毛膜下血肿的病因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16).
#头条健康学院##超能健康团##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