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会遇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是最需要警惕的一种。更年轻女性如果没有进行骨密度监测,骨量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到了一定程度后,不但会引起腰背疼痛,还容易发生脆性骨折,骨折的危害可大可小,髋部骨折甚至会增加死亡风险!更年期女性为何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呢?又该如何预防?
雌激素缺乏是更年期后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膳食钙缺乏是骨质疏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骨质疏松的本质是骨重建失衡,导致骨重建失衡的原因却非常多。骨质疏松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分别包括: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一种情况是疾病所致,如甲状腺疾病、慢性胃病、慢性肝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一种情况是药物所致,如激素、抗癫痫药、抗结核药、利尿剂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50岁以上女性身上,其主要原因,是女性在围绝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改变。
在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的功能开始减退,一直到功能消失——绝经。在这个过程中,雌激素分泌急速下降,而女性体内的骨量明显和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会从多个方面促进骨质疏松:
- 对骨转换的抑制作用减弱——雌激素是骨转换功能的抑制剂,缺乏雌激素会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强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 导致肾脏部分酶的活性减弱——维生素D需要在肾脏进行活化后,才能发挥促进钙吸收的功能。雌激素对促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的酶具有促进作用,雌激素缺乏会影响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
- 导致降钙素合成分泌减少——雌激素可以增加甲状腺C细胞对钙的敏感性,促进降钙素合成分泌,而降钙素具有减弱溶骨过程的作用,雌激素缺乏导致降钙素分泌减少,增加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吸收。
所以,如果你是50~70岁女性,那一定要小心骨质疏松症,如果即将步入更年期,那就要提前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能只补钙,还要补充雌激素!
更年期的女性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呢?我们首先会想到补钙,补钙是需要的,但要注意的是,补钙不是单纯补充膳食钙,而是要让骨骼获得充足的钙,这里面是有区别的。
女性在进入中老年后,消化吸收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如果原本膳食结构就不合理,钙质或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那就可能因为膳食因素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摄取充分的营养物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第一步!
该怎么吃呢?要适当补充高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
- 高钙食物——奶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豆制品(豆腐、豆腐丝、豆腐干等用含钙凝固剂加工的豆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蔬菜(小白菜、油菜、茴香、芹菜等)、海产品(虾皮、泥鳅、蚌、螺、贝类等)。
- 优质蛋白质食物——优先补充完全蛋白质,其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主要包括奶及奶制品、蛋、肉、大豆及豆制品等。其中,动物蛋白的占比应该达到30%以上。
而除了这些食物外,还要注重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K、镁、钾、维生素B12等营养元素的补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膳食合理,肉、蛋、奶、蔬菜、水果、粗粮、细粮合理搭配。此外,还要尽量远离对骨骼不利的食物,如烟、酒、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等,不要频繁、大量摄入!
吃对了,接下来还要运动。
运动带来的机械刺激有助于骨形成,与男性相比,女性先天骨量就较低,而从事中高强度劳动或运动又较少,这就不利于骨量的维持。女性为了维持肤色和身材,又常常缺乏日照和体重较轻,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所以,健康的做法是,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合理运动,女性应该坚持一定的有氧运动量和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增加骨骼受到的机械刺激,肤色黑一点、体格壮一点,没什么不好!而且,合理的运动还能一定程度促进雌激素的分泌!
最后,我们要说的就是药物治疗!
一种是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女性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或者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导致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通过膳食无法补充足够的钙,这时候就要考虑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此外,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还要注意补充雌激素。既然围绝经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不足,那么我们通过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来替代治疗,从而缓解骨质的流失 。雌激素替代治疗除了防治骨质疏松,也能帮助绝经期女性缓解潮热、出汗、烦躁、抑郁、乏力、睡眠障碍、头痛等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
雌激素替代疗法常用哪些药物?如何正确补充雌激素?
当女性有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时,就可以使用雌激素治疗,而且,在绝经早期开始使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接受雌激素治疗,如乳腺癌、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怀孕期间、阴道异常出血、肝肾功能受损、血栓栓塞性疾病(脑血栓、心肌梗死等)者,要禁用雌激素治疗。
常用的雌激素药物主要包括5类:
- 结合雌激素——从妊娠母马尿液中提取,含多种有效成分,是欧美女性最常用的口服雌激素。
- 雌二醇——是绝经前主要的内源性雌激素,可以口服或制成皮肤贴、凝胶或引导栓剂。
- 利维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活性的雌激素,同时兼有低活性的孕激素和雄激素样作用。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常用的有雷洛昔芬和他莫昔芬,在骨组织上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在乳房、子宫上表现为雌激素竞争性阻断剂,因此就有更广泛的安全性。
- 植物性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方面有确切的作用。
要规范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 第一,避免滥用雌激素。雌激素替代治疗要讲究适应症,在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并排除禁忌症后才考虑使用,而不能当成一种保健品来预防衰老;
- 第二,使用雌激素要个性化。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多种药物和给药方式选择,具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用药;
- 第三,最低有效剂量使用雌激素。标准剂量使用雌激素可能存在静脉血栓栓塞、脑卒中、乳腺癌等潜在危险,因此治疗上建议采用最低有效剂量。
- 第四,使用雌激素需做好监测。一方面要监测疗效,如果疗效不佳要考虑更换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要监测副作用,如阴道异常流血等。对乳腺和子宫的监测必不可少,还要注意是否出现血栓的倾向,在开始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后,1~3个月内应复诊,随后可间隔3~6个月复诊,一年后可间隔6~12个月复诊。